时间: 2025-04-27 00:3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0:11
山无凤皇飞,洞有仙人迹。
蝙蝠大如鸦,莓苔遍上屐。
自惭无道骨,安问缘云客。
这座山上没有凤凰飞翔,但洞中却留下了仙人的足迹。
蝙蝠的身形大得像乌鸦,山中的莓苔遍布我的鞋子。
我自愧没有高尚的道骨,哪敢询问那位云游的客人?
“仙人”常用来指代道教文化中的高人,象征着追求超脱的理想。诗中提到的“云客”与道教的隐士文化密切相关,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裕,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是梅尧臣应昙颖师之邀,游历四明山时所作,展现了他对山水自然的深刻感受与对修道生活的思考。
在《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丹山洞》中,梅尧臣通过对丹山洞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诗的开头以“山无凤皇飞”引出,表明山中缺乏高贵的生物,反而有“仙人迹”,暗示自然中虽无神奇生物,但却留下了人类追求超脱的痕迹。接着,诗人用“蝙蝠大如鸦”描绘出洞中神秘的气氛,带有一丝诙谐与奇特。最后两句“自惭无道骨,安问缘云客”更是深刻,诗人自愧没有修道者的高尚品格,难以与云游者相提并论。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身修养的反思,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敬仰。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索,展现了梅尧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凤皇与仙人),形象生动(蝙蝠大如鸦),以及自谦的修辞,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修养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皇”象征什么?
“自惭无道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对“云客”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为深入理解梅尧臣及其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