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4:47
三十矣。弹指韶光能几。梵课村妆从此始。心期成逝水。那少真珠百琲。迟却红丝一系。得婿今生应似子。斯言犹在耳。
三十岁了,人生的光阴转瞬即逝。自此开始,我在村庄中学习梵音,心中所期望的事情如同流水般逝去。那时我拥有的珠宝已然不多,迟迟未能把红丝系上。如今得到的丈夫,今生应当如儿子一般,耳边仍回响着那句话。
顾贞观,清代诗人,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
此诗作于顾贞观三十岁时,正值人生的重要阶段,诗人面对青春的逝去和未来的迷茫,感慨良多,寄托了对理想人生的期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谒金门》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吸引了众多读者。诗中通过“三十矣”开篇,直接引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唤起人们对自身年龄的思考。紧接着,诗人以“弹指韶光能几”描绘出时光如流水般的迅速,令人对生命的短暂感到无奈。
“梵课村妆从此始”,这句可见诗人对简单乡村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简单的生活对比于内心的复杂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接下来的“心期成逝水”则进一步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心中期望的种种如流水般消逝,令人感到失落。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得婿今生应似子”的期许,表达了对未来伴侣的期待,希望他能如儿子般亲近、无私的爱。最后一句“斯言犹在耳”则为全诗增添了几分缅怀与思索,过去的期盼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未来伴侣的期许。诗人通过对现实的反思,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中提到“弹指韶光能几”,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得婿今生应似子”中“子”指代什么?
整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