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1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15:44
山作槛。人比秋云还澹。水木清华香冉冉。落红三数点。沙际琴音初泛。千里澄波如鉴。腴墨中含无限艳。黄花应色减。
山峦如同栅栏,人在这秋天的云彩中显得更加清淡。水面上树木的清香缓缓飘散,几片落红轻轻点缀其间。沙滩边,琴声初起,荡漾在水面上。千里澄澈的波涛如同明镜,浓郁的墨色中蕴藏着无尽的美丽,唯独黄花的色彩渐渐减淡。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传统诗词的意境相呼应,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饶宗颐,字逸云,号澄庵,是近现代著名的文化名人,兼任书法家、画家、诗人等多重身份。他在文化、艺术领域的贡献广泛而深远,尤其在古典诗词与书画方面有深厚造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近现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寄情于山水,寻求内心的宁静。
《谒金门》是一首极具意境的古诗,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淡泊而宁静的心境。诗中所描绘的山水风光,如同一幅水墨画,层次分明、色彩丰富。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诗的前四句通过对山、水、花的描写,构建了一个恬静、幽雅的环境。诗中“人比秋云还澹”一句,恰如其分地将人的清淡心境与自然的宁静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意境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的美,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后半部分则通过音乐与色彩的描绘,将这种心境推向高潮。“沙际琴音初泛”一句,琴声与自然浑然一体,仿佛诉说着人和自然的和谐。最后一句“黄花应色减”则点出一种无奈和感伤,虽美丽的景色难以长久,却也让人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深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山作槛”比喻山的轮廓、“琴音初泛”赋予琴声以动感,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感慨美好事物的短暂与珍贵。
诗词测试:
诗中“人比秋云还澹”意为:
“千里澄波如鉴”中的“鉴”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黄花应色减”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两首诗在主题上与《谒金门》相似,但情感表达有所不同,前者更沉重,后者则更为淡泊。通过对比,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不同感悟。
以上是对《谒金门》的全面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