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04
至日薄寒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旧傅冬不到南中,
今岁南中稍稍冬。
曦幕暖吹红皱起,
霜桥冷步缟声松。
裁缝苦思诗千首,
排遣清愁酒一锺。
不是梅花开独早,
似怜北客老相逢。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冬天的景象,叙述了诗人对冬季的感受。过去的冬天总是迟迟不至于南方,今年的冬天却稍微提前了一些。阳光透过晨雾,温暖的微风使红色的霜花轻轻颤动,而桥上的霜冷得让人打着颤,松树的清响在耳边回荡。裁缝苦思冥想,写下了无数的诗篇,以此来排遣心中的忧愁,喝上一壶酒来解愁。梅花并不是独自在这个时候早早绽放,似乎更像是怜悯北方的客人,在寒冷中老旧的重逢。
杨万里(1183年-1250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之时。诗中描绘的寒冬与温暖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内心情感的波动。
《至日薄寒》通过对南方冬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季节变迁的细腻观察以及内心情感的波动。诗的开头提及“旧傅冬不到南中”,暗示了南方的冬天总是到得迟缓,体现了对往年气候的回忆和感慨。而今年的冬天却“稍稍冬”,带来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曦幕暖吹红皱起”的描写,展现了冬日阳光的温暖与生机,与“霜桥冷步缟声松”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冬天的双重性。
诗中提到的“裁缝苦思诗千首”,不仅表达了诗人创作的艰辛,也反映了他在冬季的孤独与愁苦。最后两句“不是梅花开独早,似怜北客老相逢”则将诗意提升至一种哲学的思考,梅花的早开虽美,却也衬托出北方客人面对严冬的孤独与无奈,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在意象上将冬天的冷与暖、孤独与相逢巧妙结合,情感深沉而细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冬天的自然景象,还深刻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季节变迁时的思考与感悟,表现了对人生孤独感的理解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中的“裁缝”比喻什么?
A. 制作衣服的人
B. 诗人创作的艰辛
C. 冬天的象征
“曦幕暖吹红皱起”中的“曦幕”指的是什么?
A. 太阳的光辉
B. 月亮的光辉
C. 晨雾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坚韧与希望
C. 友情的珍贵
答案: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杨万里的《至日薄寒》,感受诗歌的魅力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