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1:52
薛舍人母方氏太恭人挽章二首
作者:杨万里
熊胆平生苦,鱼轩脕岁荣。
芝兰今柱史,苗裔古玄英。
寒食花争泣,元宵烛半明。
从今好时节,萱砌罢君口。
熊胆一生受苦,鱼轩却在岁月中繁荣。
芝兰如今成为了柱史,苗裔却是古老的玄英。
寒食节时花儿争相哭泣,元宵节的烛光半明半暗。
从今往后美好的时节,萱草再也不需要你的唇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民生为题材。他的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尤其以诗歌闻名。
此诗作于杨万里晚年,表达了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哀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生死离别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开篇“熊胆平生苦,鱼轩脕岁荣”,以熊胆和鱼轩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苦与乐。熊胆象征着苦难,而鱼轩则代表繁荣,二者的对比引发读者对人生起伏的思考。
接着“芝兰今柱史,苗裔古玄英”一句,提到芝兰的高洁与优秀,暗喻故人曾经的辉煌与成就,令人感到怅惘与惋惜。寒食节的“寒食花争泣”则引入了悲伤的氛围,体现了节日中的哀思。元宵节的烛光“半明半暗”,更是暗示了生与死之间的界限模糊。
最后一句“从今好时节,萱砌罢君口”中,萱草象征着忘忧,但在失去故人后,再美好的时节也变得黯淡无光,表达了失去的痛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巧妙地使用了自然景物来映射内心的哀伤与对往昔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及情感的抒发,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故人的怀念,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人对生命的感悟。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对生命的感悟,但杨万里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和节日的描绘,以增强情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