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1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1:06
原文展示: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张栻 〔宋代〕
朝阳初上藕花香, 下马虚亭一味凉。 山鸟自呼鱼自乐, 谁云身世可相忘。
白话文翻译:
朝阳刚刚升起,空气中弥漫着藕花的香气, 我下马来到空旷的亭子,感受到一阵阵凉意。 山中的鸟儿自由地呼唤,水中的鱼儿自在地游弋, 谁能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可以忘却自己的身世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城南书院讲学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朝阳、藕花、山鸟、鱼儿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自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朝阳初上,藕花的香气弥漫,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下马来到空旷的亭子,感受到凉意,这种清凉不仅来自自然,也来自诗人心中的宁静与超脱。山鸟自由地呼唤,鱼儿自在地游弋,这些自然界的景象,让诗人感受到生命的自由与和谐。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尽管自然界如此美好,人却难以忘却自己的身世和烦恼。这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张栻理学思想中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朝阳初上藕花香:
下马虚亭一味凉:
山鸟自呼鱼自乐:
谁云身世可相忘: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自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朝阳、藕花、山鸟、鱼儿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命自由的向往。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尽管自然界如此美好,人却难以忘却自己的身世和烦恼。这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张栻理学思想中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朝阳初上藕花香”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夜晚的宁静 B. 清晨的美景 C. 黄昏的余晖 D. 午后的炎热
“下马虚亭一味凉”中的“虚亭”指的是什么? A. 热闹的亭子 B. 空旷的亭子 C. 破旧的亭子 D. 高大的亭子
诗中“山鸟自呼鱼自乐”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界的和谐与自由 B. 人类的烦恼与忧愁 C. 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D. 社会的繁华与喧嚣
“谁云身世可相忘”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美景的喜爱 B. 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C. 社会现实的批判 D. 个人理想的追求
答案:1. B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