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4:22
原文展示: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菊隐 张栻 〔宋代〕
不肯竞桃李,甘心同艾蒿。 德人一题品,愈觉风味高。
白话文翻译:
不愿与桃李争艳,甘愿与艾蒿为伍。 有德之人一题品,更觉其风味高雅。
注释:
诗词背景: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表现儒家思想和道德情操,风格清新自然。《题曾氏山园十一咏》是一组诗,共十一首,此为其中之一。这首诗通过菊花不与桃李争艳,甘愿与艾蒿为伍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格。首句“不肯竞桃李”,以桃李的艳丽短暂对比菊花的淡泊宁静,突出了菊花不随波逐流、不慕虚荣的品质。次句“甘心同艾蒿”,进一步以艾蒿的平凡低贱来衬托菊花的超然物外,显示了菊花即使在平凡中也能保持其高洁。后两句通过“德人一题品”,强调了有德之人的评价使得菊花的品格更加凸显,“愈觉风味高”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高洁品格的赞赏和推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和赞美。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高洁品格的赞美。通过菊花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品格的推崇,以及对有德之人评价的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桃李”比喻什么? A. 美丽但短暂的事物 B. 高洁的品格 C. 平凡的事物 D. 持久的事物
诗中的“艾蒿”比喻什么? A. 美丽但短暂的事物 B. 高洁的品格 C. 平凡的事物 D. 持久的事物
诗中的“德人”指的是什么? A. 有德行的人 B. 普通人 C. 诗人自己 D. 菊花
诗中的“风味”指的是什么? A. 食物的味道 B. 品格和气质 C. 风景 D. 香气
答案:1. A 2. C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