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菊隐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菊隐》

时间: 2025-05-10 07:44:22

诗句

不肯竞桃李,甘心同艾蒿。

德人一题品,愈觉风味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4:22

原文展示: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菊隐 张栻 〔宋代〕

不肯竞桃李,甘心同艾蒿。 德人一题品,愈觉风味高。

白话文翻译:

不愿与桃李争艳,甘愿与艾蒿为伍。 有德之人一题品,更觉其风味高雅。

注释:

  • 竞:争逐,比拼。
  • 桃李:比喻美丽而短暂的事物,如春花。
  • 艾蒿:一种普通的草本植物,常用于比喻平凡或低贱的事物。
  • 德人:有德行的人。
  • 题品:品评,评价。
  • 风味:这里指品格、气质。

诗词背景: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表现儒家思想和道德情操,风格清新自然。《题曾氏山园十一咏》是一组诗,共十一首,此为其中之一。这首诗通过菊花不与桃李争艳,甘愿与艾蒿为伍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格。首句“不肯竞桃李”,以桃李的艳丽短暂对比菊花的淡泊宁静,突出了菊花不随波逐流、不慕虚荣的品质。次句“甘心同艾蒿”,进一步以艾蒿的平凡低贱来衬托菊花的超然物外,显示了菊花即使在平凡中也能保持其高洁。后两句通过“德人一题品”,强调了有德之人的评价使得菊花的品格更加凸显,“愈觉风味高”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高洁品格的赞赏和推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和赞美。

诗词解析:

  • 首句“不肯竞桃李”:通过“不肯”和“竞”字,表达了菊花不与世俗争艳的态度,桃李虽美却短暂,菊花则选择了一种更为持久和高洁的生活方式。
  • 次句“甘心同艾蒿”:“甘心”二字强调了菊花的自愿和满足,与艾蒿为伍显示了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心态。
  • 后两句“德人一题品,愈觉风味高”:通过“德人”的评价,提升了菊花的品格,使其“风味高”,这里的“风味”指的是品格和气质,通过有德之人的评价,菊花的品格得到了更高的认可。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桃李与菊花的对比,艾蒿与菊花的对比,突出了菊花的高洁品格。
  • 拟人:将菊花赋予人的情感和选择,使其形象更加生动和具体。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高洁品格的赞美。通过菊花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品格的推崇,以及对有德之人评价的重视。

意象分析:

  • 桃李:代表美丽但短暂的事物,与菊花的持久和高洁形成对比。
  • 艾蒿:代表平凡和低贱,与菊花的高洁形成对比,突出了菊花的超然物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桃李”比喻什么? A. 美丽但短暂的事物 B. 高洁的品格 C. 平凡的事物 D. 持久的事物

  2. 诗中的“艾蒿”比喻什么? A. 美丽但短暂的事物 B. 高洁的品格 C. 平凡的事物 D. 持久的事物

  3. 诗中的“德人”指的是什么? A. 有德行的人 B. 普通人 C. 诗人自己 D. 菊花

  4. 诗中的“风味”指的是什么? A. 食物的味道 B. 品格和气质 C. 风景 D. 香气

答案:1. A 2. C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通过菊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通过菊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与张栻《题曾氏山园十一咏·菊隐》:两者都通过菊花的形象表达了隐逸和高洁的主题,但陶渊明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张栻的诗则更多地强调了品格的高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收录了陶渊明和杜甫的相关作品,可以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百字令(寿虞守·正月十二) 望湘人 午日 水调歌头 踏青 夜梦亡兄书寄柩前用代酹酒 沧州古刹 赠白门丁继之 潼关有感 省试白云起封中 奉和圣制三月三日 赋得云生栋梁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将 秽德彰闻 包含辙的词语有哪些 俪青妃白 支字旁的字 萧寺 袁公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赤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柳影花阴 画若鸿沟 癶字旁的字 包含捻的词语有哪些 雅格 圹远 木头木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