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3:38
咏函谷关
作者: 汪遵 〔唐代〕
脱祸东奔壮气摧,
马如飞电毂如雷。
当时若不听弹铗,
那得关门半夜开。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函谷关的经历,表达了他在危难时刻奋勇东奔的气概。诗中提到,若不是及时听到警报,关门就无法在夜间打开,暗示了对于时局的警觉和对危机的反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函谷关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口,位于今陕西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地的关门象征着安全与否,是国家安危的标志。
作者介绍: 汪遵,字处士,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以豪放、奔放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壮丽的山河和英雄气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个人在危难中的反应,体现了士人的忠诚与责任感。
《咏函谷关》以雄浑的气势和紧凑的节奏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注。首句“脱祸东奔壮气摧”,开篇即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与决心。这里的“壮气摧”不仅描绘了他内心的豪情,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挑战。
接着“马如飞电毂如雷”,生动地描绘了他在逃亡过程中的紧张与迅速,仿佛能听到马蹄声轰鸣,感受到风驰电掣的紧迫感。整首诗在语言上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两句“当时若不听弹铗,那得关门半夜开”,则是对时局的深刻反思,警示世人要警觉于外界的危险,及时应对。它不仅是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也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国家与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在危难时刻的警觉与奋勇向前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敏感与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马如飞电”的意思是:
a) 马跑得很慢
b) 马跑得很快
c) 马停下来了
“弹铗”在诗中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警报声
c) 马的声音
该诗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关注?
a) 自我感受
b) 国家安危
c) 风景如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