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隋柳

《隋柳》

时间: 2025-05-02 08:09:39

诗句

夹浪分堤万树馀,为迎龙舸到江都。

君看靖节高眠处,只向衡门种五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9:39

隋柳

原文展示:

夹浪分堤万树馀,为迎龙舸到江都。君看靖节高眠处,只向衡门种五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夹岸的柳树在江边成排生长,仿佛为迎接龙舟驶向江都而分开水波。在靖节的高卧之处,唯有在衡门外种下了五株柳树。

注释:

  • 夹浪:指夹在水波之间的柳树。
  • 龙舸:指龙舟,是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船只。
  • 江都:指扬州,因其地处长江入海口而得名。
  • 靖节:指的是古代隐士,常与高洁的品德相联系。
  • 衡门:指衡山的门,象征着高洁的隐士。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汪遵,字季然,唐代诗人,生活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江南水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隋柳》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古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柳树的美丽与江水的灵动。首句“夹浪分堤万树馀”通过“夹浪”和“万树”两个意象,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柳树在江水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生机盎然。接着“为迎龙舸到江都”则引入了人文情感,龙舟的到来不仅是节日的象征,也是对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而“君看靖节高眠处”则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靖节在此不仅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也是对高洁品德的追求。最后一句“只向衡门种五株”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选择,尽管身处繁华之中,诗人却选择在安静的地方种植柳树,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夹浪分堤万树馀”:描绘了江水夹岸的柳树,生动形象。
    • “为迎龙舸到江都”:强调了节日气氛与人文活动。
    • “君看靖节高眠处”:引导读者关注隐士的生活状态。
    • “只向衡门种五株”:表明诗人选择隐逸生活的决心。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夹浪分堤”形象地描绘了水与岸的关系,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主题思想: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传达了一种洒脱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柳树:象征柔美和生机,代表着自然的美好。
  • 龙舟:象征节日的欢乐和人文活动。
  • 高眠:象征隐士的宁静与高洁的理想。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汪遵
    2. “夹浪分堤万树馀”中“夹浪”指的是什么?
      • A) 柳树
      • B) 江水
      • C) 船只
    3. 诗中提到的“龙舸”指的是什么?
      • A) 货船
      • B) 龙舟
      • C) 渔船

    答案

    1. C) 汪遵
    2. B) 江水
    3. B) 龙舟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表现春天柳树的意象。
  • 诗词对比:与《江南春》 by 杜甫相比,汪遵的《隋柳》更注重隐逸与自然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强调人文情感与景物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 其一 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 采桑子 寄题潘兰史山塘听雨图四阕 其一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扬州吊古 采桑子 其四 采桑子 庆祝建国十四周年 采桑子 夜宿峨嵋山九老洞 采桑子 其二 丁亥岁暮即事 采桑子 其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直如弦 虚为委蛇 余醒 歺字旁的字 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丶字旁的字 平乏 母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搓绵扯絮 天下独步 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转跃 一人敌 麤絺 重赏甘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