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梁寺

《梁寺》

时间: 2025-05-02 10:22:57

诗句

立国从来为战功,一朝何事却谈空。

台城兵匝无人敌,闲卧高僧满梵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2:57

原文展示:

《梁寺》
作者: 汪遵 〔唐代〕
立国从来为战功,一朝何事却谈空。
台城兵匝无人敌,闲卧高僧满梵宫。

白话文翻译:

国家的建立历来是依靠战功的,今天却为何谈论虚无的事情呢?台城的周围士兵环绕,却没有敌人;我在梵宫中悠闲地卧着,满是高僧。

注释:

  • 立国:建立国家。
  • 战功:指战争中的功绩。
  • 一朝:某一天,指短暂的时间。
  • 谈空:谈论虚无,没有实质内容。
  • 台城:城台,在此指军事防御的城墙。
  • 兵匝:士兵环绕、围绕。
  • 无人敌:没有敌人。
  • 闲卧:悠闲地躺着。
  • 高僧:地位高的僧人。
  • 梵宫:佛教寺庙。

典故解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建立和战争功绩的反思,表现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无奈和对战争的厌倦。诗中提到的“台城”可能暗指历史上著名的城池,象征着防御与权力的象征,而“高僧”和“梵宫”则代表了超脱于世俗纷争的宁静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遵,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历史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具有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战乱频繁的时期,作者对战争的功利性产生了质疑,表达了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梁寺》是一首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诗,通过对比描绘出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思考。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了国家从建立到存在的过程,强调了战争的重要性。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转向了对现实的反思,质疑在战功之后的虚空与无意义。作者通过“台城兵匝无人敌”的描写,展现了即使在战备状态下,却依旧没有敌人来攻城,这种情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宁与无战事的渴望。而最后一句“闲卧高僧满梵宫”则将视角转向了内心的宁静,表现出对超越世俗纷争的向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深刻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立国从来为战功”:强调国家的建立往往依赖于武力和战争的胜利。
    • 第二句“一朝何事却谈空”:反问为何在如今却讨论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暗含对现实的失望。
    • 第三句“台城兵匝无人敌”:描绘出一幅军事防备的画面,却没有敌人来挑战,体现出一种奇妙的安宁。
    • 第四句“闲卧高僧满梵宫”:转向一种理想化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战争与和平的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 排比:连续的短句增强了节奏感,使情感更为饱满。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 战争:象征着权力与斗争,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悲剧。
  • 高僧与梵宫:象征着宁静与超脱,代表了对世俗纷争的逃避和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台城”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无敌
    d) 佛教

  2.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战争的功绩
    b) 对和平的渴望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宗教的赞美

答案

  1. b) 战争
  2. b) 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中同样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对和平的渴望,两者都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暮秋答朱记室诗 望廨前水竹答崔录事诗 登石头城诗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为西封侯作 昭君怨 门有车马客 拟轻薄篇 铜雀妓 又答江革诗 相送联句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紧要关头 近时 包含愁的词语有哪些 患难相恤 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射叶 安分随时 一寸赤心 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龠字旁的字 瑾瑶 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晦养 尺寸之功 斗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纪结尾的成语 金字旁的字 完璧归赵 包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