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杜邮馆

《杜邮馆》

时间: 2025-05-01 05:36:07

诗句

杀尽降兵热血流,一心犹自逞戈矛。

功成若解求身退,岂得将军死杜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6:07

原文展示

杜邮馆
作者:汪遵 〔唐代〕

杀尽降兵热血流,一心犹自逞戈矛。
功成若解求身退,岂得将军死杜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士人的深刻思考。诗人描写了杀敌的残酷和将军们为了功业而不知退却的精神。尽管战斗中流尽了敌人的热血,但将军们依然执着于战斗,似乎不懂得退让的意义。即使功成名就,想要退出战斗,但又怎能让将军们在杜邮馆这样的地方安然逝去呢?

注释

  • 杀尽:杀死所有的敌兵。
  • 降兵:投降的敌兵。
  • 热血流:形容战争的残酷与流血。
  • :炫耀、显示。
  • 戈矛:指武器,象征战争。
  • 功成若解:如果功成之后想要退隐。
  • 岂得:怎么能够。

典故解析

“杜邮”指的是杜邮馆,可能与当时的军事环境有关,象征着士兵们战斗的归宿。将军在战斗中取得的功名和地位使得他们无法轻易选择退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遵,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以豪放激昂见称,常写战争和英雄气概。

创作背景:在唐代,正值国家频繁用兵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将军们的敬畏与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将军们执着于战争的描绘,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悲哀。诗人用“杀尽降兵热血流”开篇,直白而又有力地刻画出战场的血腥场面,随之而来的“但一心犹自逞戈矛”,则展示了将军们的无畏与不屈。诗中情感的转折在于“功成若解求身退”,此句让人思考英雄的归宿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反映出一种对战争的无奈和反思。最后一句“岂得将军死杜邮”,则以反问的方式,强调了将军们的命运与他们的选择不相符,悲壮而又令人唏嘘。这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上,既有对战争的兴奋与荣耀,也有对生命的珍重与思考,展示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杀尽降兵热血流:描绘了战斗的激烈与敌人的惨死。
    • 一心犹自逞戈矛:将军们虽然杀戮,但依然不知疲倦地展示自己的武勇。
    • 功成若解求身退:表现出一种理想的状态,功成后应当退隐。
    • 岂得将军死杜邮:质疑在这样的环境中,英雄是否能够安享晚年。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杀尽降兵”和“一心犹自逞”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反问:通过反问的修辞,深化了对士人命运的思考。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剧,同时对将军们的命运进行深刻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对生命与战争的独特看法。

意象分析

  • 热血:象征着生命的逝去与战争的残酷。
  • 戈矛:代表战争与武器,反映出士人的豪情与勇气。
  • 杜邮:作为归宿的象征,暗含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杀尽降兵热血流”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战斗的荣耀
    B. 战斗的残酷
    C. 和平的期望

  2. “岂得将军死杜邮”中的“杜邮”指的是?
    A. 一种武器
    B. 战斗的地方
    C. 将军的归宿

答案:1. B;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展现一种轻快的心情,而汪遵的《杜邮馆》则通过战争的惨烈阐述了对生命的思考,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从军行·其二 古朗月行 于飞乐(别筵赠歌妓姊妹) 粉蝶儿 调笑 武陵春(正月二日,天寒欲雪,孙使君置酒作乐,宾客插花剧饮,明日当立春) 小重山(春雪小醉) 玉楼春 无题 霜天晓角(寿疏清陈别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建之底的字 爪字旁的字 撞头搕脑 韭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大模大样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仁恕 松扉 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身自为之 仓皇失措 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狗恶酒酸 赛金花 见字旁的字 遗训可秉 晶毳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