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时间: 2025-05-03 22:29:45

诗句

绿涨连云翠拂空。

十分风月处,著衰翁。

垂杨影断岸西东。

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

有时骑马去,笑儿童。

殷勤却谢打头风。

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29:45

原文展示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辛弃疾

绿涨连云翠拂空。
十分风月处,著衰翁。
垂杨影断岸西东。
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
有时骑马去,笑儿童。
殷勤却谢打头风。
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词人与友人泛舟游玩的情景。湖水碧绿,似与云彩相连;在如此风光的地方,自己却显得苍老。垂柳的倒影在岸边摇曳,东西两岸都有;朋友的恩情厚重,让我不禁种下芙蓉花。十里水晶宫的美景,有时我骑马前往,看到儿童欢笑。对朋友的热情款待,让我感到难以承受的风头;船停在湖上,随波逐流,醉在浪花之中。

注释

逐句解释:

  1. 绿涨连云翠拂空:湖水绿得像与天空相连,翠色如同轻拂的云朵。
  2. 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在这美妙的风月之地,自己却显得年老体衰。
  3. 垂杨影断岸西东:垂柳的影子在岸边摇曳,东西两岸皆有。
  4. 君恩重,教且种芙蓉:朋友的恩情厚重,我因此种下芙蓉花。
  5. 十里水晶宫:形容西湖的美丽,宛如水晶般的宫殿。
  6. 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有时我骑马前往,看到孩子们的欢笑。
  7. 殷勤却谢打头风:对朋友的热情款待让我感到难以承受的风头。
  8. 船儿住,且醉浪花中:船停在湖中,沉醉在浪花的摇曳中。

典故解析:

  • 三山:指的是西湖的三座著名山峦,象征美丽的自然风光。
  • 芙蓉:指的是荷花,象征着清丽脱俗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的词人、爱国者。他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历史事件和个人经历为题材,表达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国力衰弱之时,他常常借游历来抒发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西湖美景成为他寄托情感的场所之一。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秀美景色,展现了作者在游览时的感慨与思索。开头的“绿涨连云翠拂空”便让人感受到湖水的清澈与广阔,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诗人虽身处风光旖旎之地,却感受到自己的苍老和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接着,诗人提到朋友之间的恩情,种下芙蓉的举动不仅是对自然的热爱,更是对情谊的珍视。“十里水晶宫”形象地表现了西湖的美丽,似乎在诉说着水面上轻轻荡漾的波纹与光影交错的情景。最后,诗人以“船儿住,且醉浪花中”作结,表达了对湖中轻松愉悦时光的珍惜,这种醉意不仅是对美景的沉醉,也是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描绘湖水的颜色与天空的交融,表现了自然的美。
  2. 自我感叹苍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3. 柳影在水面上的摇曳,形象生动,增强了景色的动感。
  4. 对朋友恩情的感激,表露了人际关系的温暖。
  5. 引用“水晶宫”,提升了西湖的美丽形象。
  6. 通过儿童的欢笑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7. 对朋友热情款待的感慨,表现出一种谦逊与感激之情。
  8. 最后展现放松的心情,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陶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湖比作“水晶宫”,突出其清澈的水质和美丽的景色。
  • 拟人:描绘柳影的摇曳,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垂杨影断岸西东”,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际关系的温情,展现了辛弃疾内心的柔软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绿水:象征生命与希望,体现西湖的生机。
  2. 柳影:象征柔情与温婉,代表自然的美。
  3. 芙蓉:象征纯洁与美丽,传达对生活的向往。
  4. 儿童的笑声:象征天真与快乐,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辛弃疾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绿涨连云翠拂空”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 A. 夕阳西下
    • B. 湖水与天空的交融
    • C. 山峰耸立
    • D. 花开满地
  3. 诗中提到的“芙蓉”象征着什么?

    • A. 忧伤
    • B. 美丽与纯洁
    • C. 战争
    • D. 友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小重山》和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辛弃疾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苏轼则融入了对理想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风格各异,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词三百首》

相关查询

杂咏一百首·阿宜 挽颜尚书二首 久雨一首 挽王简卿侍郎三首 四月八日三绝 墙西一首 抄近藁六言二首 其一 送建安郑尉 哭薛子舒二首 杂咏七言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呵手 眉厖齿鲵 拽巷逻街 中晡 丶字旁的字 海啸山崩 目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耳报神 包字头的字 牛星织女 压肩叠背 痛怛 包含惙的词语有哪些 正身明法 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