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7:31
畬田行
作者:刘禹锡 〔唐代〕
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
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
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
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
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
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
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
由来得地势,径寸有馀金。
这首诗描写了优美的畬田,询问哪里有最好的畬田,山腹环绕,形状如团。诗人用龟壳占卜,得到好雨的兆头,然后上山去烧木头。突然,看到麏鹿惊慌而逃,群雉在啼叫。远处的红焰像霞光,轻烟飘入城郭。风引导着诗人走向高崖,青林间猎猎作响。青林的远望朦胧,赤光低低升起。月光照在潭水上,老蛟从水中露出,像是惊动了山中的鬼怪。夜色中看不见山,孤星在汉间闪烁。星星和月亮似乎都在追逐着晨风消灭。开始是从敲石发光,后来却变得热气逼人。播种在温暖的灰土中,沐浴在阳光下,享受丰收的喜悦。经过一场雨后,田野上青葱的禾苗如云般生长。巴人的吟唱声传来,耕作与收获的思想不再关心。原来地势的好坏,寸土也能生金。
作者介绍:刘禹锡,字梦觉,号石头,唐代诗人,文学家,因其作品中常蕴含哲思与人情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诗风清新而富有讽刺,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唐代,社会环境较为动荡,但农耕文化依然根深蒂固。诗人通过描写田园风光,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畬田行》是一首展现农村田园生活的优美诗篇,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农耕活动,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涯的向往。诗的开头便引人入胜,询问“何处好畬田”,引出对美好土地的追求,随后通过“团团缦山腹”的描写,构建出一幅如画的山水田园景象。
在描写生动的动物活动时,如“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灵动与生机。红焰与轻煤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暖、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用“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描写了清风吹过青林的声音,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而在夜色与星辰的描写中,孤星与月亮的意象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却又宁静的情感。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传达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与对丰收的期盼,表现了人们对土地的依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农耕活动,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丰收的期待,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动物不包括以下哪种?
A. 小鹿
B. 鳥
C. 狼
D. 老蛟
填空题:诗的开头提到“何处好__”,表达对田园的向往。
判断题:诗中提到“红焰远成霞”,这是对火焰的比喻。 (对 / 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