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春曲三首

《送春曲三首》

时间: 2025-05-04 09:31:02

诗句

春向晚,春晚思悠哉。

风云日已改,花叶自相催。

漠漠空中去,何时天际来。

春已暮,冉冉如人老,映叶见残花,连天是青草。

可怜桃与李,从此同桑枣。

春景去,此去何时回。

游人千万恨,落日上高台。

寂寞繁花尽,流莺归莫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31:02

原文展示:

送春曲三首
(唐)刘禹锡

春向晚,春晚思悠哉。
风云日已改,花叶自相催。
漠漠空中去,何时天际来。
春已暮,冉冉如人老,
映叶见残花,连天是青草。
可怜桃与李,从此同桑枣。
春景去,此去何时回。
游人千万恨,落日上高台。
寂寞繁花尽,流莺归莫来。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接近傍晚,春天晚来的思绪愈发悠长。风云已然改变,花叶也在相互催促着凋零。空旷的天空里,春天的气息渐渐消逝,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回到天边。春天已经结束,渐渐就像人渐渐变老,映衬着的叶子和残花,连天都是青草的颜色。可怜的桃树与李树,从今往后也许要与桑树和枣树为伍。春色已去,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游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怨恨,落日正映照在高台上。繁花已尽,孤寂的流莺也不再归来。

注释:

  • 春向晚:春天即将结束,傍晚的时光。
  • 悠哉:形容思绪悠长而惆怅。
  • 漠漠:形容空旷而模糊。
  • 冉冉:形容缓慢而渐渐的样子。
  • 可怜:对桃李的惋惜。
  • 游人千万恨:形容游人对春光逝去的怨恨与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字梦得,号横塘,晚号醉吟先生。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刘禹锡的作品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送春曲三首》创作于春季即将结束之际,诗人借春天的逝去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惋惜,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刘禹锡的《送春曲三首》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诗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还有对春天逝去的哀叹,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开头两句“春向晚,春晚思悠哉”便点明了春天即将结束,诗人的思绪也随之变得沉重。接下来的景象描写,通过“风云日已改,花叶自相催”,展现了春天的变化和残酷,花叶相继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进一步反思人生的短暂,“冉冉如人老”,将春天的消逝与人的衰老相联系,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伤。诗中的“可怜桃与李,从此同桑枣”不仅描绘了桃李的凋谢,也隐含了人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幽怨、无奈的情感,兼具自然美和人生哲思,展现了刘禹锡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向晚,春晚思悠哉:春天快要结束,诗人感到悠长的思绪。
  • 风云日已改,花叶自相催:春天的气候变化,花叶也在催促着凋零。
  • 漠漠空中去,何时天际来:春天的气息渐渐消散,不知何时能重现。
  • 春已暮,冉冉如人老:春天已晚,仿佛人也渐渐衰老。
  • 映叶见残花,连天是青草:残花映衬着叶子,天空中满是青草的颜色。
  • 可怜桃与李,从此同桑枣:桃李的凋谢让人惋惜,从此与桑树枣树为伍。
  • 春景去,此去何时回:春天的景色已去,不知何时能再回来。
  • 游人千万恨,落日上高台:游人对春光的失去满心怨恨,落日映照在高台上。
  • 寂寞繁花尽,流莺归莫来:繁花已尽,孤独的流莺也不再归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已暮,冉冉如人老”,将春天的结束比作人的衰老,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如“花叶自相催”,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命、希望与美好。
  • 花叶:代表着青春与美丽,但也有凋零的隐喻。
  • 桃李:象征着美好、繁荣,但最终也会归于平常。
  • 流莺:象征着春天的歌唱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春向晚”,表示什么? a) 春天已经开始
    b) 春天即将结束
    c) 春天的景色最美

  2. “映叶见残花”中“映叶”指的是什么? a) 叶子的颜色
    b) 叶子的形状
    c) 叶子与残花的映衬

  3. 诗人用“游人千万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春光逝去的怨恨
    c) 对游玩的向往

答案:

  1. b) 春天即将结束
  2. c) 叶子与残花的映衬
  3. b) 对春光逝去的怨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描绘春天的宁静与美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表现春天的夜色和万物的生机。

诗词对比:

  • 《送春曲》与《春晓》:两首诗都描绘春天的美丽,但《送春曲》更侧重于春天的流逝与惋惜,而《春晓》则强调春天的宁静与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及其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苏武慢·洞晓玄机 苏武慢·绝粒停厨 苏武慢·运气吞霞 苏武慢·过隙年光 苏武慢 苏武慢·有酒无肴 苏武慢·醉里闲吟 苏武慢 秋日旅感 苏武慢 苏武慢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领的词语有哪些 膘情 右倾机会主义 项羽 岁寒松柏 咄嗟便办 包含苡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先字旁的字 不可救药 包含呓的词语有哪些 点头哈腰 启宠纳侮 刀字旁的字 包含涤的成语 蓄菜 未定之天 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