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9:28
就黄花偏逢秋病,一觞冷落依然。正高楼怊怅,又新劫到华鬘。费尽重阳风雨,换秋声萧树,怨咽哀蝉。是登临倦客,不饮欲何言。问醒眼可宜倚栏。艰难。满地霜繁。聊作健,强悲宽。算高台戏马,雄峰落帽,多少南冠。眼前不殊风景,漫重唱念家山。指盘雕暮云低处,望中一发,愁绝胡马江关。挥泪逝川。
在这秋天的时节,黄花开得正好,却让人感到心情沉重,举杯独饮,心中仍然感到凄凉。此时,我站在高楼之上,心中忧伤,仿佛又经历了一次劫难。费尽重阳的风雨,却只换来树叶的凋零、蝉鸣的哀怨。作为一个疲惫的旅人,若不饮酒又能说什么呢?我问自己,是否醒来可以倚靠栏杆,心中感到艰难,满地霜华。聊以健谈,却是强作欢颜。高台上戏马,雄伟的山峰下,多少南冠(指当时的英雄)。眼前的风景与往昔无异,随意吟唱着家乡的山水。指着低处的雕刻云彩,心中愁苦,仿佛看到胡马在江关远去,泪水挥洒在奔流的江水上。
作者介绍:白敦仁,近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及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常用古典的诗词形式表达现代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重阳节时,诗人感受到节日的凄凉和孤独,结合个人的经历,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伤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黄花”、“霜繁”、“萧树”等,营造出一种秋天的萧瑟氛围。同时,诗人通过“高楼”、“倦客”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绪。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节日的冷清与心中的惆怅,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故乡的回忆,展现出一种强烈的思乡情怀。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跌宕,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出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敏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黄花”指代什么?
A. 菊花
B. 玫瑰
C. 牡丹
D. 兰花
“高楼怅怅”中的“怅”字的意思是?
A. 高兴
B. 忧愁
C. 愤怒
D. 疲惫
诗中提到的“南冠”象征什么?
A. 成就
B. 财富
C. 地位
D. 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