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0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03:00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六
作者: 蒋士铨 〔清代〕
烛灺铜盘矣。挂絺衣几枝萝薛,晚风吹起。猿笛雁筝声拉杂,一带天河斜指。
论甲子大夫强仕。不信东方编贝稳,笑昌黎早落期期齿。
浑未免聊复耳。饥驱我亦愁无底。
揖诸侯人呼上客,自称狂士。十载黄齑酸到骨,嚼出宫商角徽。
丰年少甘为荡子。大噱仰天天也闷,肯登堂浪进先生履。
沦落感竟如此。
蜡烛在铜盘里燃烧,挂着丝绸衣裳的几枝萝薇在晚风中摇曳。猿的笛声与雁的筝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天河斜指着远方。
谈到甲子,官员和权贵都在此。我不相信东方的编贝会稳固,嘲笑昌黎早已满口落齿。
我仍旧不得不聊以自慰。饥饿驱使我,愁苦无止境。
向诸侯致意,呼唤上客,自称为狂士。十年间,一直吃着黄齑,酸到骨头,嚼出宫商角徽的音韵。
丰年时却甘愿做个荡子。大笑仰天,心中怨闷,谁愿意登堂入室,进你的门。
沦落到如此境地,心中感慨不已。
作者介绍
蒋士铨,清代诗人,字德明,号穷庐,晚号逸舟,江南人氏。生平经历坎坷,曾有过仕途的追求但未能如愿。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的境遇与对社会的观察,风格古朴而含蓄。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对时政失望,寄情于山水和朋友间的聚会,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本首《贺新郎》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感慨。诗开头用“烛灺铜盘矣”引入,点出夜晚的氛围,随后以“晚风吹起”描绘出一种轻柔的自然环境,仿佛让人沉醉其中。接着,诗人以猿笛与雁筝声的交杂,营造了一种音韵的和谐与错落,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纷扰与不安。
“论甲子大夫强仕”一句,诗人借助甲子的象征,表达对官场的无奈与嘲讽。不信东方编贝稳,笑昌黎早落期期齿,更是对时事的不满与对历史人物的讽刺,突显了作者的孤独与不屈。
“饥驱我亦愁无底”直白地道出生活的艰难,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无助与困扰。后面的“十载黄齑酸到骨”,不仅是对自己生活的苦涩描述,也是对生活理想的反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最后以“沦落感竟如此”收尾,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与反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追求的失落,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社会的不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烛灺铜盘矣”中,“烛”指的是什么?
A. 照明的工具
B. 食物
C. 音乐
诗中提到的“昌黎”是谁?
A. 诗人
B. 官员
C. 唐代诗人韩愈
“饥驱我亦愁无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愁苦
C. 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