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6:00
树远天疑尽,江奔地欲随。
孤帆落何处,残日更新离。
客是凄凉本,情为系滞枝。
寸肠无计免,应只楚猿知。
树木远望,似乎天边的尽头都看不到了,江水奔流,仿佛要流向大地的尽头。孤舟的帆落在哪里呢?夕阳已近,新的离愁又开始滋生。作为客人,心中本来就感到凄凉,而情感却像是被树枝缠绕住了。心中无计可施,或许只有那楚地的猿猴知道我的苦闷。
吴融,唐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感。吴融的作品常常渗透着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思考。
《松江晚泊》写于吴融旅途中的某个黄昏,反映了他在江边停泊时的情感,表达了旅人对故土的思念与孤独感。
《松江晚泊》是一首充满了离愁与乡思的诗作,作者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象,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大自然的景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共鸣。诗的开头,“树远天疑尽,江奔地欲随”,展现了一幅辽阔的自然画面,树木与天空没有分界,江水奔流,给人一种无尽、孤寂的感觉。这样的描写不仅为后文的情感奠定了基调,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渺小。
接着,诗人提到“孤帆落何处,残日更新离”,孤舟的飘泊与夕阳的西沉,象征着旅途的孤独与离愁。这里的“残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新的离愁又浮现出来,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最后两句“寸肠无计免,应只楚猿知”,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感到无计可施的绝望,似乎只有那在楚地的猿猴能理解他的痛苦。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还引发了读者对人类情感的共鸣,暗示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示了旅人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旅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无奈,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中的“树远天疑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孤帆落何处”中“孤帆”象征着什么?
“寸肠无计免”中“寸肠”指代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