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酹江月 登古容城有感,城阴则静修刘先生故

《酹江月 登古容城有感,城阴则静修刘先生故》

时间: 2025-04-26 23:01:53

诗句

天山巨网,尽牢笼、多少中原人物。

赵际燕陲空老却,千仞岩岩苍壁。

古柏萧森,高松偃蹇,不管飞冰雪。

慕膻群蚁,问君谁是豪杰。

重念禹迹茫茫,免狐荆棘,感慨悲歌发。

累世兴亡何足道,等是轰蚊飞灭。

湖海襟怀,风云壮志,莫遣生华发。

中天佳气,会须重见明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1:53

原文展示:

天山巨网,尽牢笼多少中原人物。
赵际燕陲空老却,千仞岩岩苍壁。
古柏萧森,高松偃蹇,不管飞冰雪。
慕膻群蚁,问君谁是豪杰。
重念禹迹茫茫,免狐荆棘,感慨悲歌发。
累世兴亡何足道,等是轰蚊飞灭。
湖海襟怀,风云壮志,莫遣生华发。
中天佳气,会须重见明月。

白话文翻译:

天山如同巨大的网,困住了多少来自中原的人物。
赵际与燕陲的空寂之地,岁月渐渐老去,千仞之高的岩壁巍峨耸立。
古老的柏树萧条而森立,高大的松树则低垂着,任凭飞舞的冰雪侵袭。
我就像那些贪恋膻味的蚂蚁,问你谁才是真正的豪杰。
重温大禹的足迹,茫茫无际,免去狐与荆棘的拦阻,悲感之歌由心而发。
历代的兴亡又有什么值得讨论,都是如同驱赶蚊子般微不足道。
胸怀湖海的气度,怀揣风云的壮志,莫让白发早生。
在中天的美好气息中,期盼重见那明亮的月光。

注释:

  • 巨网:比喻天山的高大险峻,象征着一种束缚。
  • 中原人物:指的是来自中原地区的人,暗含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 赵际燕陲:指的是赵国与燕国的边界,象征着空寂与荒凉。
  • 禹迹:指大禹治水留下的足迹,象征着历史的伟业。
  • 兴亡:指的是国家的兴起与灭亡,传达历史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安熙是元代的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事的感慨。安熙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通过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交织,表达他对生命、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安熙对古容城的游历之际,背景中隐含着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对英雄豪杰的追忆,以及对个人志向的思考。城阴则静的环境,激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酹江月 登古容城有感》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思的诗,安熙通过描绘天山的宏伟,古城的静谧,来反思历史人物的兴亡与个人命运的关联。诗的开头以“天山巨网”引入,营造出一种被历史与现实禁锢的压迫感,随之而来的“赵际燕陲空老却,千仞岩岩苍壁”,则通过对比,展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古柏与高松的描绘,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坚韧,尽管外界环境恶劣,但古树依然屹立不倒,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无奈。

接下来,诗人转向了对豪杰的思考,“慕膻群蚁,问君谁是豪杰”,在这种自问自答中,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渴望与失落。随后“重念禹迹茫茫”再次回归历史,体现出对治水英雄大禹的敬仰,同时也引发对历史兴亡的深思。最后,诗人在“湖海襟怀,风云壮志”中展现了对理想与胸怀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整个诗作在历史和个人情感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山巨网:象征历史的巨大束缚,很多志向被困住。
  2. 尽牢笼多少中原人物:表现出身处险境的人物,暗示历史的沉重。
  3. 赵际燕陲空老却:历史的荒凉,岁月的无情。
  4. 千仞岩岩苍壁:巍峨的山壁象征着不变的历史。
  5. 古柏萧森,高松偃蹇:古树的坚韧与高松的低垂,表现出历史的沉重。
  6. 慕膻群蚁:代表对英雄豪杰的渴望。
  7. 重念禹迹茫茫:对历史伟人的追忆。
  8. 免狐荆棘,感慨悲歌发:象征着生活中的艰难与感慨。
  9. 累世兴亡何足道:对历史兴亡的不屑。
  10. 等是轰蚊飞灭:与蚊子一样微不足道。
  11. 湖海襟怀,风云壮志:胸怀壮志,面向未来。
  12. 莫遣生华发:提醒自己不要让白发来临。
  13. 中天佳气:美好的气息,象征希望。
  14. 会须重见明月:期盼未来的光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山比作巨网,强化了历史的束缚感。
  • 拟人:古柏与高松被赋予情感,展现出对历史的感怀。
  • 对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示了对英雄的追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理想的追求。诗人在感叹历史的沉重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努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山:象征历史的巍峨与沧桑。
  • 古柏:代表历史的坚韧与沉重。
  • 英雄豪杰:象征理想与追求。
  • 明月:象征希望与未来的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山巨网”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历史的束缚
    c) 人生的快乐

  2. "古柏萧森"中的“萧森”意指?
    a) 繁茂
    b) 萧条
    c) 青翠

  3. 诗中提到的“禹迹”是指?
    a) 大禹治水的足迹
    b) 禹王的传说
    c) 禹的家乡

答案:

  1. b) 历史的束缚
  2. b) 萧条
  3. a) 大禹治水的足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主题类似于安熙的《酹江月》,但李白更多的是一种豪放的情感,而安熙则是沉思与感慨的结合。两者都通过历史人物的回忆,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盼。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杂兴六首 其四 秋日杂兴六首 其一 口号 和马少伊韵 闻石湖海棠盛开亟携家过之三绝 其一 枕上二绝效杨廷秀 其二 墙外卖药者九年无一日不过吟唱之声甚适雪中呼问之家有十口一日不出即饥寒矣 虎丘六绝句 其一 点头石 喜收知旧书复畏答书二绝 其二 放下庵即事三绝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察 一字旁的字 东声西击 奇庞福艾 购置税 包含兢的成语 骀背鹤发 龠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灯苗 浩汗无涯 败子回头金不换 翔贵 短讯 面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蹂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