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石佛寺

《游石佛寺》

时间: 2025-04-27 13:26:23

诗句

共说龙兴寺,何来石佛奇?

灵光从古井,澍雨得良医。

草长袍争妒,门开雀见疑。

百年崇信士,孰肯坐题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6:23

原文展示:

游石佛寺
戴镐 〔清代〕

共说龙兴寺,何来石佛奇?
灵光从古井,澍雨得良医。
草长袍争妒,门开雀见疑。
百年崇信士,孰肯坐题诗。


白话文翻译:

大家都在谈论龙兴寺,怎么会有这么奇特的石佛呢?
灵光从古井中流出,雨水滋润着这里的良医。
草木茂盛,仿佛在嫉妒石佛的神秘,门口的雀鸟也显得有些疑惑。
百年来信奉这座寺庙的人,谁又愿意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诗句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共说:大家都在谈论。
  • 龙兴寺:指的是一座寺庙,可能指代某个有名的寺院。
  • 石佛:石刻的佛像,象征着佛教的信仰。
  • 灵光:佛的神光,指一种超自然的光辉。
  • 澍雨:滋润的雨水。
  • 良医:比喻有救助能力的人或事物。
  • 草长袍争妒:草木茂盛,似乎在嫉妒石佛的神秘和显赫。
  • 百年崇信士:信仰此寺庙的信士,指信仰深厚的人。

典故解析:

  • 龙兴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用“龙”来象征吉祥、权威之地,龙兴寺可能是一个在历史上有一定地位的寺庙。
  • 古井:古井常被视为富有灵气的地方,代表着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镐(1697-1771),字惟德,号白石,清代诗人,擅长写诗和绘画。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景观的关注,风格多变,融合了传统与个人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寺庙、自然景观和人文信仰的思考。石佛寺的存在与信仰的交织,折射出当时社会对宗教和信仰的重视。


诗歌鉴赏:

《游石佛寺》是一首描绘寺庙风景与人文信仰的诗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表现出对于石佛寺的独特环境和信仰的反思。诗的开头以“共说龙兴寺”引入,展现出一种大家共同关注的氛围,既有对寺庙的赞美,也流露出对石佛的好奇与敬畏,提炼出一种神秘感。

接着,诗人以“灵光从古井”描绘了石佛寺的灵气,古井作为历史的象征,象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信仰的传承。这里的“澍雨得良医”则暗示着信仰能带来心灵的慰藉,象征着宗教的治愈力量。

后半部分的“草长袍争妒,门开雀见疑”则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草木的茂盛和雀鸟的疑惑,形成了生动的对比,暗示着人们对信仰的复杂情感。

最后一句“百年崇信士,孰肯坐题诗”则发人深省,表面上是对信士的质疑,实际上是对信仰意义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共说龙兴寺,何来石佛奇?
    诗人开篇以“共说”引入,说明龙兴寺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地方,暗含对石佛的疑问和好奇。

  2. 灵光从古井,澍雨得良医。
    通过“灵光”和“古井”展现出石佛的灵气与历史的深厚,雨水的滋润则象征着信仰的温暖与治愈。

  3. 草长袍争妒,门开雀见疑。
    草木的生长与雀鸟的疑惑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描绘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隐喻信仰与自然力量的相互影响。

  4. 百年崇信士,孰肯坐题诗。
    通过对信士的质疑,表达出诗人对宗教信仰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对人们信仰态度的观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草木的生长比作嫉妒,生动形象地反映出自然与信仰的关系。
  • 拟人:草木和雀鸟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石佛寺的描绘,探讨了信仰与自然、历史与文化的关系,表现出对宗教信仰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作者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佛:象征着坚定的信仰与超越的精神。
  • 古井:象征历史的积淀与智慧的源泉。
  • 草长:代表自然的生命力与生机。
  • 雀鸟:象征自由与灵动,反映出人类对于信仰的疑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寺庙名称是什么?

    • A. 龙兴寺
    • B. 石佛寺
    • C. 普陀寺
    • D. 西湖寺
  2. “灵光从古井”中的“灵光”指的是什么?

    • A. 光明
    • B. 神秘的力量
    • C. 水的反光
    • D. 明亮的星星
  3. 诗中提到“百年崇信士”,这个“崇信士”指的是谁?

    • A. 崇拜石佛的人
    • B. 古井的守护者
    • C. 写诗的人
    • D. 村里的老人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游石佛寺》与《登高》:两首诗都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文的思考,但《游石佛寺》更侧重于对信仰的探讨,而《登高》则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粗略解读:

《游石佛寺》通过描绘寺庙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信仰,反映出对宗教信仰的思考;而《登高》则侧重于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壮丽,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意象与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晚十咏·怀远 三段子(次韵苏粹中寄咏筠庄) 次韵郎中弟见寄 其十 水龙吟 上巳 将至徽川道中花 留赠无诤堂涌泉利老 次韵王彦声赠梅公择 秋居杂咏十首 次韵王才元少师见赠 秋居杂咏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衙衏 力字旁的字 面条 言近指远 历服 鼻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闷闷不乐 纤开头的成语 辰字旁的字 震颤 辵字旁的字 触目骇心 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绌的词语有哪些 意存笔先 回船转舵 民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