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2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6:10
《卖花声》
离筵未终,东方既白,重拈此解,以代赠言。
绣帐病缠绵。闷极今年。卷帘日日望秋天。
望到木樨花放了,望著归鞭。
灯火已阑珊。无可相怜。嘱君今夜莫开船。
只怕夜深侬有梦,寻向君边。
离别的宴席还未结束,东方的天际已微微发白,我再次提笔写下这段话,作为我的赠言。
在绣帐之下,病痛缠绵,心情沉闷至极。今年的心情尤为压抑,每天卷起帘子望向秋天。
直到看到木樨花盛开,才想起归来的马蹄声。
灯火已然微弱,孤独无依,嘱托你今夜不要启船。
只怕夜深人静时,我在梦中寻你而去。
汪淑娟,清代女词人,因其词作清丽婉约而著称,表达女性的细腻情感与思维。她生活在一个男权社会中,作品多以女性视角出发,反映了对爱与别离的深刻思考。
此诗作于离别之际,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不舍。诗人在绣帐之中,病痛缠身,却仍不忘挂念远方的人。诗中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卖花声》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离别后的孤独画面。开篇便以“离筵未终”点出离别的主题,紧接着描绘清晨的光景,象征着新的开始,但同时又暗含着旧日情感的沉重。诗人在病榻之上,心情愈加压抑,深感离愁。通过“卷帘日日望秋天”,诗人表现出对秋天的期待,然而返回的却是对过去的追忆。木樨花的盛开唤起了对归人的想念,象征着思念的绵延,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后半部分,灯火阑珊的描绘则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诗人对爱人的嘱托“莫开船”,不仅是对空间的限制,更是心灵的渴望——在梦境中寻找彼此。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表现了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不舍,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愁与期盼。
诗中提到的“木樨”指的是什么花?
诗人为何叮嘱“莫开船”?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