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2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27:11
西子妆二首 其二
蒋敦复
著屐寻诗,拖筇入画,雁外一天秋思。
螺峰叠叠峭生愁,古墙阴乱虫声起。
凉波影里。有几点疏花摇曳。
问西风,甚今年瘦得,垂杨如此。
高楼外。岩桂青时,招隐人归矣。
枯瓢只合挂松关,笑闲云又飞尘世。
吟怀料理。好携手鸥盟鹭契。
下斜阳衣上空山冷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诗人穿着木屐,寻觅诗意,手持竹杖走进画中。外面的雁群在秋天的天空中飞翔,带来了深沉的思绪。螺峰重叠,峭壁间生出愁苦,古墙阴暗处虫鸣声起。凉波的影子里,几朵稀疏的花在微风中摇曳。诗人向西风询问,今年的垂柳为何如此瘦弱。高楼之外,岩间的桂花在青翠的时节中招引隐士归来。诗人感叹自己无所事事,只有把空瓢挂在松树旁,笑看闲云飞过尘世。吟咏的心情需要整理,希望与鸥鹭携手盟约。最后,夕阳斜照,冷翠的山峦映于衣上。
作者介绍
蒋敦复,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在描绘景物的同时融入自身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期。秋天是一个富有感伤色彩的季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自己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西子妆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诗的开头以“著屐寻诗”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寻求灵感的状态。木屐和竹杖的意象,象征着诗人追求诗意的闲适和淡泊。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螺峰叠叠峭生愁”来表达秋高气爽之际的沉重心情,古墙边的虫声更增添了一种萧瑟的氛围。
诗中的细节描写,如“凉波影里”和“几点疏花摇曳”,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尤其是“问西风,甚今年瘦得,垂杨如此”,通过对西风和垂杨的细腻观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以“下斜阳衣上空山冷翠”收尾,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隐含着诗人对尘世的洒脱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山水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著屐”是什么意思?
A. 穿鞋
B. 穿木屐
C. 穿靴子
D. 穿拖鞋
诗人向哪个自然元素询问今年的垂杨为何瘦得如此?
A. 东风
B. 南风
C. 西风
D. 北风
诗中“凉波影里”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寂静
B. 思绪
C. 美丽
D.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