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8:23
和仲咸杏花三绝句
作者: 王禹偁 〔宋代〕
阶前已见三分落,
枝上都无十日繁。
谁伴多情王副使,
吟诗倾酒与招魂。
在台阶前已经看到杏花的三分之一凋落,
树枝上再没有十天前的繁盛。
谁来陪伴多情的王副使,
一起吟诗、倾酒、招魂呢?
诗中提到的“王副使”,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名人,具体细节可能需要查证。这里的“招魂”暗示诗人对逝去春光的缅怀,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王禹偁(约 1045—1105),字季仲,号涧田,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诗词造诣颇高,尤以写景抒情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于自然描写之中。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天杏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可能在春游时感受到春光易逝的感慨,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以杏花为题材,描绘了春天花开花落的美景,透过杏花的盛衰映射出时光的流逝。开头两句“阶前已见三分落,枝上都无十日繁”,语气平淡却意蕴深厚,展现出春色渐去的无奈与感伤。“三分落”与“十日繁”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春天的短暂。接下来的“谁伴多情王副使”,则引入了人际关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最后一句“吟诗倾酒与招魂”更是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融合起来,暗示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浓厚的抒情气氛。诗人用杏花作为切入点,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情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与感伤,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友人的思念,有着深沉的感伤与哲理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副使”指的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一位历史人物
C. 诗人自己
D. 诗中的虚构角色
“三分落”在诗中意指什么?
A. 花开得很盛
B. 花瓣已经凋落三分之一
C. 春天即将结束
D. 诗人的心情
诗人想与王副使一起做什么?
A. 一起游玩
B. 一起吟诗、饮酒
C. 一起种花
D. 一起写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