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7:16
和吏部薜员外见寄
作者: 王禹偁 〔宋代〕
枨也好刚多悔吝,唯凭忠信自书绅。
严陵知退遗荣利,只拟沧浪把钓纶。
老去趁朝慵待旦,病来求假动经旬。
西垣兴味更谙尽,一片乌纱满马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理想和生活态度的思考。虽然身处官场,常常面临悔恨与斤斤计较,但他依然坚持忠诚与信义,努力保持自己的品德。诗中提到的严陵,是指严子陵,他因厌恶名利而隐退,诗人也向往那种淡泊的生活,只想在沧浪之滨钓鱼。随着年岁渐长,白天懒散,夜晚期待天亮,生病时也只能请假,时间一久感到无奈。最后,他提到西垣的生活乐趣,感慨一片乌纱帽上沾满了马车的尘土,显得繁忙而又劳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禹偁(989—1059),字子昱,号半山,北宋诗人。曾任职吏部,诗风清新脱俗,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禹偁应友人薜员外的寄托而作,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宋代士人的情怀与理想。
这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枨也好刚多悔吝”引出主题,展示了在官场上往往难免的悔恨和斤斤计较,表明诗人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与无奈。接着通过提及严子陵的隐退,诗人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显示出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后两联则更为生动,诗人以“老去趁朝慵待旦”描绘了年老的慵懒,病痛带来的无奈,反映出对生活状态的反思与自嘲。而最后一联提到的“乌纱满马尘”,则是对官场繁忙和庸碌生活的真实写照,刻画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权力名利的不屑,表现出王禹偁的高洁人格和深邃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名利的厌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高洁的人格和对忠信的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禹偁的“乌纱”象征什么?
A. 官场生活
B. 自由生活
C. 名利
诗中提到的“严陵”是指谁?
A. 诗人自己
B. 一位隐士
C. 一个官员
诗人对“沧浪”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
B. 向往
C. 不感兴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