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2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7:28
不唾青城地,何来碧玉京。
残年思杜曲,故国忆兰成。
天地独怀古,君臣方论兵。
短衣抚长剑,狂顾意纵横。
这片青城之地我并不看重,哪里来的碧玉般的京城呢?
在我残余的岁月中,我常常思念杜甫的诗曲,
对故乡的兰草情感愈加深厚。
天地之间我独自怀念古人,君主与臣子却只在讨论战争。
我穿着短衣,手抚长剑,目光狂放地四处张望,心中想象着纵横捭阖的豪情。
于式枚,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其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古诗闻名。其作品通常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中不仅有对杜甫的怀念,也有对故国的深情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青城与碧玉京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当下繁华与自己内心追求的矛盾。他并不看重青城的美丽,更向往的是那种理想中的盛世景象。接着,诗人借对古人的怀念,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现状的批判。杜甫的诗歌作为文化的象征,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体现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最后,短衣和长剑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胸怀壮志,但又感到无力的无奈。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层次,情感上则深沉且复杂,传达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故国的思念,借古人之诗歌抒发个人情感,同时反映出对当世政治的无奈与失望。诗人渴望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但又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渺小。
诗中提到的“青城”指的是哪里?
诗人怀念的杜曲指的是谁的作品?
“短衣抚长剑”中的“短衣”象征什么?
答案: 1. A 2. B 3. B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均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但于式枚的诗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对比,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