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7:57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李泌 〔唐代〕
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 乘秋逢令节,锡宴观群情。 俯临秦山川,高会汉公卿。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白话文翻译:
大唐创造了繁荣的国运,万物顺应时令成长。 在秋天遇到这个美好的节日,赐宴以观察群臣的情感。 俯视着秦地的山川,高规格的宴会聚集了汉地的公卿。 没有追随赤松子那样的仙人,暂且泛舟赏菊。 继续歌唱圣人的作品,海内共同享受清明和美好。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泌(722-789),字长源,唐朝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的诗文多涉及政治和时事,风格典雅,内容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泌在重阳节时,应皇帝之命所作的应制诗。诗中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赞美和对节日的庆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唐的繁荣景象和重阳节的庆祝活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昌盛的自豪感和对节日的喜悦。诗中“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一句,直接赞美了唐朝的繁荣和国运的昌盛。“乘秋逢令节,锡宴观群情”则描绘了重阳节的盛况,通过赐宴来观察群臣的情感,体现了皇帝的恩德和群臣的忠诚。后文通过“俯临秦山川,高会汉公卿”等句,进一步展现了宴会的高规格和群臣的聚集,以及诗人对这种盛况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宏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节日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大唐繁荣的赞美和对重阳节的庆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节日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赤松子”是指什么? A. 仙人 B. 诗人 C. 皇帝 D. 公卿
诗中“赓歌圣人作”中的“圣人”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唐朝皇帝 C. 古代圣贤 D. 仙人
诗中“品物荷时成”中的“荷”是什么意思? A. 承受 B. 顺应 C. 生长 D. 欣赏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