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6:26
溺灰不辞辱,箕踞未易诃。
仅免遭田甲,谁能让尉佗。
舆粮饯吾鬼,分灯遣诸魔。
酒中有真觉,一梦到无何。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抗争。诗人在灰烬中沉沦,毫不在意侮辱,像箕形般坐着难以被责骂。侥幸避开了田间的甲士,谁能让这位尉佗(官吏)知晓呢?用车载着粮食来送别我已故的鬼魂,分灯来驱赶那些阴影与魔鬼。酒中却蕴藏着真实的觉悟,梦中却似乎一切都无所谓了。
孙觌,字子晦,号怀德,宋代诗人,以其豪放与清新的风格著称,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作于太湖口,诗人可能面临生活的困境与无奈,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隐晦批判与自身内心的挣扎。
《宿太湖口二首 其三》以其深邃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开篇“溺灰不辞辱”,表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无畏的态度折射出一种豁达的生存哲学。在接下来的句子中,“箕踞未易诃”则透露出一种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无奈感,宛如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
接着,诗人提到“仅免遭田甲,谁能让尉佗”,此处既是对社会压力的反思,也是对官僚体制的微妙讽刺,显示出诗人对官场黑暗的一种无奈与不满。而“舆粮饯吾鬼,分灯遣诸魔”则通过送别亡灵与驱赶邪灵的意象,展现了对过往的缅怀与对未来的希冀。
最后一句“酒中有真觉,一梦到无何”以酒为媒介,表达了在醉酒中获得的真理与觉悟,仿佛在告诉人们,尽管生活充满困惑与挑战,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困惑正是人生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困境,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无畏的生活态度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溺灰不辞辱”中的“溺灰”指什么?
“舆粮饯吾鬼”中的“鬼”指的是?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