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5:11
烟火动村落,晨光尚熹微。田园处处好,渊明胡不归。
烟火在村庄中升起,晨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田园景色如此美好,陶渊明为何不回归故里?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词、书法均有极高的成就,尤其以其豪放的词风和深邃的诗意而著称。苏轼的生活经历丰富,曾经历过多次贬谪,常常在逆境中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出都来陈》是苏轼在出游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赞美。诗中描绘的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苏轼内心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田园图景,开篇通过“烟火动村落”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晨光的微弱,更是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新的希望。接下来的“田园处处好”,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田园的美好令人神往。最后一句“渊明胡不归”更是点题,借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来反映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全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渴望。
全诗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心中的悠然与淡泊。
诗中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晨光尚熹微”中的“熹微”是什么意思?
陶渊明的《饮酒》与苏轼的《出都来陈》都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前者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自我归隐的心情,后者则在对乡村生活的描绘中融入了对现实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生活哲学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