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8:03
舟中夜坐
白居易 〔唐代〕
潭边霁后多清景,
桥下凉来足好风。
秋鹤一双船一只,
夜深相伴月明中。
在潭水边雨后初晴,清新的景色显得格外迷人;
桥下吹来凉爽的风,恰好让人感到舒适。
一对秋天的鹤在空中飞翔,
一只小船在水中漂浮,夜深人静时,明亮的月光陪伴着我。
潭:指水潭,通常指静谧的水面。
霁后:指雨后天晴,霁是晴的意思。
桥下凉来:桥下的凉风吹来。
秋鹤:秋天时飞翔的白鹤,象征着高洁与孤独。
船一只:指一只小船。
相伴:相互陪伴。
月明中:在明亮的月光之下。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他的作品涵盖了多种题材,尤其擅长描绘人情、自然和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他在浔阳江边作诗,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孤独的思考。诗中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和谐,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
《舟中夜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夜晚独坐船上的宁静心境。开头“潭边霁后多清景”,传达出雨后初晴,水面映衬出清丽的景色,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诗人描绘了“桥下凉来足好风”,微风拂面,令人感到舒适自得。整首诗在安静的夜色中,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显得宁静而和谐。
尤其是“秋鹤一双船一只”,一对飞翔的鹤和静静漂浮的小船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孤独与自由。在夜深时分,月光洒在水面,诗人与自然间的默契,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意与哲思。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中感受到生命的孤独,同时也体会到自然带来的慰藉,让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潭边霁后多清景”中的“霁”指的是什么?
a) 雨后
b) 晴天
c) 寒冷
在诗中,桥下的凉风给人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a) 热闹
b) 舒适
c) 悲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