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5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7:33
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
作者:苏轼
北望平川。野水荒湾。
共寻春飞步孱颜。
和风弄袖,香雾萦鬟。
正酒酣时,人语笑,白云间。
飞鸿落照,相将归去,
淡娟娟玉宇清闲。
何人无事,宴坐空山。
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
在北方遥望平坦的原野,
野外的水流淌着荒凉的湾口。
我们共同踏春而行,步履轻缓。
微风拂袖,花香缭绕着发鬟。
正当酒酣时,人与人之间欢声笑语,飘荡在白云间。
飞鸿在夕阳下掠过,
我们相约一同归去,
在这清幽的玉宇中,显得如此淡泊闲适。
谁人没有闲暇,无所事事,
在空山中畅快地聚会。
望向长桥上,灯火摇曳,等着你回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作品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南山是他常游之地,此时的诗作多为抒发个人情感及对友人的怀念。
《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是一首表现诗人春游归来的抒情词。诗人在北方的视野中,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游玩的乐趣。开篇通过“北望平川”设置场景,接着描绘了春天的野水和荒湾,给人以悠然自得之感。随着“和风弄袖,香雾萦鬟”的描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传递了春日的温暖与惬意,仿佛能感受到春风的轻拂和花香的飘散。
在“正酒酣时,人语笑,白云间”中,诗人把酒宴的欢愉与自然的美景融为一体,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接着,“飞鸿落照,相将归去”,不仅描绘了归途的景象,还隐喻着归去的惆怅与思考。最后两句强调了闲适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无事闲坐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传达出一种清幽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气韵悠长,情感深邃,既有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又有对生活的哲思,是苏轼诗词中典型的闲适风格的体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游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朋友的深厚情谊,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北望平川”指的是哪种景象?
A. 山川交汇
B. 平坦的原野
C. 荒芜的土地
“和风弄袖,香雾萦鬟”描绘了什么?
A. 冬日的寒冷
B. 春日的温暖与香气
C. 夜晚的寂静
诗人表现了对什么的向往?
A. 繁华的城市生活
B. 自然的宁静与闲适
C. 复杂的人际关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