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1:07
原文展示: 郴州何许是,山远水仍多。江徼重重栅,田夫户户戈。雷同嗟不早,叹我亦奔波。未必甘如此,而今敢谓何。
白话文翻译: 郴州在哪里呢?山远水多,难以到达。江边设有许多重重的栅栏,农民家家户户都拿着武器。大家都叹息来得太晚,我也感叹自己奔波劳碌。未必愿意这样,但现在又能说什么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东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他在南安寨上所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赵蕃得知自己将被派往戍地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和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郴州的偏远和江边的重重栅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中的“田夫户户戈”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农民们家家户户都拿着武器的景象,暗示了战争的临近和人民的恐慌。赵蕃通过自己的奔波和叹息,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现状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个人情感。通过描绘郴州的偏远和江边的防御设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通过自己的奔波和叹息,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现状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江徼重重栅”指的是什么? A. 江边的防御设施 B. 江边的桥梁 C. 江边的船只 答案:A
诗中的“田夫户户戈”反映了什么? A. 农民的勤劳 B. 农民的恐慌 C. 农民的富裕 答案:B
诗中的“雷同嗟不早”表达了什么? A. 大家都来得太晚 B. 大家都来得太早 C. 大家都来得正好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赵蕃的这首诗都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收录了赵蕃的许多优秀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