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4:08
水龙吟 题路瓠庵仙山濯发图
作者: 赵熙 〔清代〕
一官凉到秋光,
苏髯举似都曹句。
依然秋士,一床秋梦,一灯秋雨。
绝顶茅庵,七签云笈,瑶池阿母。
只一瓢一笠,一般云水,
何地访,万松树。
即此万松瀑布。
把荣州,画成天姥。
杳然仙碧,听风听水,
洧盘今古。
劫换红羊,身骑白鹿,
是君归路。
定寻秋约我,
七弦山响,认摩崖处。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凉意与诗人对自然的悠然神往。诗人在秋光中回顾往昔,提到苏轼的诗句,感慨秋士的孤独。一个床上有秋梦,一盏灯下是秋雨,意境深远。诗人身处绝顶的茅庵,目睹七签云笈,想象瑶池的阿母。在这简单的生活中,虽然只有一瓢一笠,却能与云水相伴,问问何处可以寻访那万松树,正是那万松的瀑布。诗人想将荣州描绘成天姥山,神秘而清幽,听着风声水声,感慨历史的变迁。经历了劫难,骑着白鹿回归,似乎在告诉朋友归来的路。最后,他期待与秋天的约会,在七弦山的回响中,认出那摩崖的所在。
赵熙(约1686-1766),字牧之,号澄湖,晚号梅溪,清代山水画家与诗人,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及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写于赵熙晚年,正值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沉思,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这首《水龙吟》通过对秋光、松树、瀑布等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尤其是在“绝顶茅庵”与“万松树”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浮华的超脱。赵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他心中的理想境界,使得整首诗如同一幅山水画,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此外,诗人对苏轼以及古代文化的引用,丰富了诗的内涵,展示了对前人作品的敬仰与融汇。整首诗在情感上也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似乎在追求自由与宁静的同时,也不禁怀念过往的岁月。
整首诗歌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赵熙的《水龙吟》主要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苏髯”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绝顶茅庵”在诗中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