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2:53
望江南 寄曹苇坚
作者:查清 〔清代〕
春来也,依旧不相逢。
梅放恨无人共赏,
书裁幸有雁相通。
何日返吴淞。
春天来了,但我们依然没有见面。
梅花盛开,却没有人一起欣赏,
书信传递的喜悦,幸好有大雁来相互传递。
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吴淞。
查清,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春天,作者因未能与友人相聚而感到遗憾,借梅花的盛开和信件的传递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望江南 寄曹苇坚》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遗憾。诗的开头“春来也,依旧不相逢”简洁明了,直接点出春天的到来,却无法与友人相聚的失落。这种情感通过“梅放恨无人共赏”得以深化,梅花的开放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但没有人一起欣赏,增添了一层孤独与遗憾的情绪。
随后,诗人提到“书裁幸有雁相通”,这里的“雁”不仅是信使,更是情感的寄托。通过大雁传递书信,让思念变得可触及,虽是隔着千山万水,但心意依然可以相通。最后一句“何日返吴淞”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心愿,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重聚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与难以割舍的乡愁,寓意深远,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和梅花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主题情感深厚而真挚。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常常与友情和爱情相联系。大雁则是古代文人常用来表达思念的意象,深具文化内涵。
诗中提到的“梅放恨无人共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遗憾
C. 愤怒
“何日返吴淞”中的“吴淞”指的是:
A. 一种花
B. 地名
C. 一种鸟
诗中用“大雁”来传递什么?
A. 食物
B. 书信
C.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