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00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我在河边拜别母亲,白发苍苍的她愁苦地望着我,眼泪已流尽。
寒风凛冽的雪夜里,惨淡的柴门让我觉得,有子在身,实在不如没有。
这首诗并没有明显引用典故,但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母亲的孝道与情感的深刻理解。古代文人常以母亲的艰辛与子女的孝顺为创作主题。
黄景仁(1640年-1730年),清代诗人,字光庭,号希尧,晚号南溪道人。其生于福建,曾任职于官场,但因其作品带有深厚的乡土情怀和悲悯的情感,广为人知。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情感真挚而动人著称。
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诗中所描绘的冬夜情景,象征着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家庭的忧虑,表达了对母亲艰辛生活的同情。
《别老母》是黄景仁的一首感人至深的诗作,深刻地揭示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全诗以“拜母”开始,简单的动作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母亲白发苍苍、泪眼枯干的情景,传达了对母亲的深切关怀与愧疚。尤其是“此时有子不如无”一句,极具震撼力,表达了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母亲因子女的存在而倍感痛苦的复杂情感。
诗中的意象描绘如“风雪夜”、“柴门”等,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令读者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黄景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对母亲的苦楚和自身的无能为力的反思,展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母亲的怀念,也是对生活苦难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和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对生活苦难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尊重与愧疚。在生活的重压下,子女的存在有时反而成为母亲心头的负担,展现了人性中的复杂与无奈。
诗中“拜母”指的是什么?
a) 拜访母亲
b) 告别母亲
c) 书信问候
诗中提到的“白发”象征什么?
a) 年轻
b) 生命力
c) 亲情的流逝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悲伤
c) 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