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12:47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
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
闭门无事后,此地即山中。
但觉鸟声异,不知人境同。
晚花开为雨,残果落因风。
独坐还吟酌,诗成酒已空。
自得家林趣,常时在外稀。
对僧餐野食,迎客著山衣。
雀斗翻檐散,蝉惊出树飞。
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归。
秋色庭芜上,清朝见露华。
疏篁抽晚笋,幽药吐寒芽。
引水新渠净,登台小径斜。
人来多爱此,萧爽似仙家。
禁掖朝回后,林园胜赏时。
野人来辨药,庭鹤往看棋。
晚日明丹枣,朝霜润紫梨。
还因重风景,犹自有秋诗。
圣代少封事,闲居方屏喧。
漏寒云外阙,木落月中园。
山鸟宿檐树,水萤流洞门。
无人见清景,林下自开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12:47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
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
闭门无事后,此地即山中。
但觉鸟声异,不知人境同。
晚花开为雨,残果落因风。
独坐还吟酌,诗成酒已空。
自得家林趣,常时在外稀。
对僧餐野食,迎客著山衣。
雀斗翻檐散,蝉惊出树飞。
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归。
秋色庭芜上,清朝见露华。
疏篁抽晚笋,幽药吐寒芽。
引水新渠净,登台小径斜。
人来多爱此,萧爽似仙家。
禁掖朝回后,林园胜赏时。
野人来辨药,庭鹤往看棋。
晚日明丹枣,朝霜润紫梨。
还因重风景,犹自有秋诗。
圣代少封事,闲居方屏喧。
漏寒云外阙,木落月中园。
山鸟宿檐树,水萤流洞门。
无人见清景,林下自开尊。
水边的树木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阴冷,池塘里弥漫着浓浓的秋意。
庭院的风吹落了旧叶,台阶上的露水洗净了寒莎。
燕子愁苦地偷看灯下的情景,情人们在月光下轻轻走过。
砧声传来,仿佛已经告别,虫鸣声又开始交响。
关上门,闲适无事的我,觉得这里就像是山中一样。
只觉鸟鸣声与往常不同,不知人世间的景象也一样。
晚花因雨而盛开,残果因风而落下。
我独自坐着,吟诵饮酒,诗成了但酒已空。
我自得于家中的林趣,常常在外却不多有此情趣。
对着僧人吃野餐,迎接客人穿着山野衣服。
雀鸟在屋檐上争斗,蝉鸣惊起树上的飞舞。
功成名就之后,何必去五湖四海归隐。
秋色在庭院的杂草上,清晨可见露珠的华彩。
稀疏的竹林抽出晚笋,幽静的药草吐出寒芽。
引水的新渠清澈,登台的小径斜斜的。
来的人大多喜欢这里,清爽如同仙人居所。
禁苑朝回后,林园是最胜赏的时节。
野人来辨认药草,庭院里的鹤在下棋。
晚日照着丹枣,朝霜润泽紫梨。
因重温风景,仍然有秋天的诗情。
盛世之中少有封赏,闲居时方显屏风的喧闹。
漏下寒意的云外阙,树木在月中纷纷落下。
山鸟栖息在屋檐树上,水萤在洞门外流动。
无人见这清雅的景色,林下自开一壶酒。
雍陶,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作品多表现隐逸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作于秋天的一个闲适午后,诗人通过描绘庭院的秋景,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外界纷扰的逃避。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深刻感触,描绘了一个恬静而富有诗意的庭院景象。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相连,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的“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便把读者引入一个清冷的秋景之中,紧接着的描写更是充满了秋天特有的孤寂与愁绪。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逐渐从外部景物转向内心感受,表达了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归”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亦显示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珍惜。诗中提到的“清朝见露华”和“晚日明丹枣”更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丰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宁静的心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在秋天的庭院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彰显了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美与心灵感受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选择题:诗中提到“晚花开为雨”是指什么?
A. 花因雨而开放
B. 花因风而凋谢
C. 花因阳光而盛开
D. 花与雨无关
填空题:诗中“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归”的意思是____。
判断题:诗人对功名利禄持积极态度。 (对 / 错)
王维《山居秋暝》与雍陶的《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诗作,但王维更注重山水意境的描绘,而雍陶则更倾向于庭园生活的细腻情感。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但表现手法和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