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0:26
萧疏野柳嘶寒马,
芦花深还见游猎。
山势北来,甚时曾到,
醉魂飞越。
酸风自咽。
拥吟鼻征衣暗裂。
正凄迷,天涯羁旅,
不似灞桥雪。
谁念而今老,
懒赋长杨,
倦怀休说。
空怜断梗梦依依,
岁华轻别。
待击歌壶,
怕如意和冰冻折。
且行行,
平沙万里尽是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游途中所感受到的凄凉与孤独。诗的开头,荒凉的柳树旁,寒冷的马嘶声响起,芦花丛中依稀可见游猎的人影。北来的山势让我回忆起曾经的游历,醉酒的心情仿佛能飞越时空。寒风让人心痛,鼻间吟唱的诗句与征衣交织,显得暗淡无光。此时的我,身处天涯,游荡无依,心中却不似灞桥的白雪那样清冷。谁又会想到如今的我已老去,再也懒得赋诗描写春天的杨柳,心里也不愿再谈往事。只好怜惜那断了的梦,年华轻易地与我擦肩而过。想要击打歌壶唱歌,但又怕如意的美梦如冰般脆弱,随时可能破碎。于是我继续行走,平沙万里间满是皓月。
张炎,字希孟,号秋水,南宋时期著名词人,擅长词作,尤其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而细腻。
《凄凉犯》创作于张炎北游的途中,表达了他对游历生活的感慨与孤独。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反映了他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以及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与无奈。
《凄凉犯》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孤独游子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萧疏野柳”和“寒马”的描写,强调了北游路途的冷清与凄凉,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通过“酸风自咽”,诗人将自然界的寒冷与内心的痛楚结合在一起,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正凄迷,天涯羁旅”一语,充分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惋惜。诗人在回忆中不断与现实对比,感叹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尤其是“谁念而今老,懒赋长杨”表现出他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对诗歌创作的倦怠。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诗人选择继续行走,似乎是在追寻一种内心的慰藉,尽管路途漫长,月光依旧照耀着前方的道路,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北游旅途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合自然景色,深刻反映了孤独与内心的挣扎。尽管面临种种困惑与痛楚,诗人依然选择继续前行,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中“萧疏野柳”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
A. 繁华
B. 凄凉
C. 温暖
D. 喜悦
答案: B
“酸风自咽”中的“酸风”主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感受?
A. 快乐
B. 厌倦
C. 痛苦
D. 无奈
答案: C
诗中“且行行,平沙万里尽是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态度?
A. 恐惧
B. 期待
C. 消极
D. 犹豫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