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0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08:39
示寂偈
作者:释真如 〔宋代〕
昨夜三更,风雷忽作。
云散长空,前溪月落。
全诗翻译:
昨夜三更时分,风雷突然响起。
乌云在空中散去,前面溪水旁的月亮悄然坠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结合古代诗歌的意象,风雷和月落常常被用来描绘自然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表达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真如,宋代高僧,擅长诗词,作品多关注自然及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其诗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反映出禅宗的影响。
创作背景:
《示寂偈》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体现出对生命、自然的感悟。
《示寂偈》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富有动感的夜晚场景。诗中通过“昨夜三更,风雷忽作”开篇,便引入了一个突如其来的自然景象。风雷的轰鸣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也暗示着人生中的变故与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风雷的恐惧中,而是进一步描绘了“云散长空,前溪月落”的画面。在风雷过后,乌云散去,月亮重新显现,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仿佛是对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扰的一种释然。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线索,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诗人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淡然处世的态度。诗中蕴含了禅宗的哲理,强调随遇而安,珍惜当下的生活状态。这种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活的思考,使得诗歌在简约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顿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昨夜三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早上
b) 下午
c) 午夜
d) 傍晚
“云散长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不安
b) 宁静
c) 悲伤
d) 兴奋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以上全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