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8:38
幼岁文章已自豪。皤然犹记两垂髦。
从教酒债生前有,莫待诗瓢死后漂。
三万日,六千朝。百年强半是羁骚。
须君自制黄金鲙,醉我新篘玉色醪。
在年轻时我已因文章而自豪,现在白发苍苍,还记得年少时的两鬓青丝。
只求在生前能有酒债,莫要等到死后诗篇漂流无踪。
三万天,六千朝,百年之中大半是漂泊的忧愁。
你应该自制金色的鱼肴,醉我于新酿的美酒之中。
“酒债生前有,莫待诗瓢死后漂”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享乐的重要,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对生命的思考,强调在生前应尽情享乐,而非等到死后才追悔。
作者介绍:段克己,金朝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反映士人的生活与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鹧鸪天》是在暮春时节,作者与友人聚会饮酒时所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这首《鹧鸪天》通过对年轻与老年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开头两句以自豪的“幼岁文章”引入,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自信与骄傲;而“皤然犹记两垂髦”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年华的易逝,形成鲜明的对照。接着,诗人以“酒债生前有”表达了对享乐的追求,认为在世时应该及时行乐,反映出一种人生哲学。最后两句则总结了诗人的人生观,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深刻的人生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强调在有限的生命中应当及时享乐,珍惜友情与生活中的美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酒债”主要指什么?
“三万日,六千朝”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黄金鲙”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段克己与李白的作品均强调及时行乐,但段克己更注重对生活短暂的感慨,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情壮志。段克己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