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庚寅,一九五○年

《鹧鸪天·庚寅,一九五○年》

时间: 2025-04-23 18:24:33

诗句

徙倚高栏看瞑阴。

溪山如许负登临。

落花风雨春无奈,呼酒楼台梦可寻。

寒料峭,昼萧森。

浴蚕焙鸭总关心。

商量更有明朝事,重说相思已不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24:33

原文展示:

徙倚高栏看瞑阴。溪山如许负登临。落花风雨春无奈,呼酒楼台梦可寻。寒料峭,昼萧森。浴蚕焙鸭总关心。商量更有明朝事,重说相思已不任。

白话文翻译:

我倚着高高的栏杆看着昏暗的天空,眼前的溪山景色如此迷人,仿佛承载着我曾经的登临。落花在风雨中飘零,春天的无奈让我感到伤感,我在酒楼台上呼唤着,梦中是否可以寻到那份美好。寒意袭来,白天显得萧瑟。关心的事情有很多,像是养蚕和烤鸭,都是我心中挂念的。我们商量着明天的事情,重提往日的相思,心中却已难以再忍受。

注释:

  • 徙倚:徘徊倚靠。
  • 瞑阴:昏暗的天空。
  • 溪山:山水风景。
  • 落花:花瓣纷纷飘落。
  • 风雨春无奈:春天的风雨让人感到无奈与惆怅。
  • 呼酒楼台:在酒楼台上呼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寒料峭:寒冷的感觉逐渐显现。
  • 昼萧森:白天显得萧条、寂寞。
  • 浴蚕焙鸭: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关心的事情。
  • 相思已不任:对往日情感的无奈与无法再承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咏雩(1910-1980),原名黄文韬,字仲华,号咏雩,江苏人。黄咏雩是一位近现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1950年,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历了巨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往昔的追忆,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葛。

诗歌鉴赏:

《鹧鸪天·庚寅,一九五○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词作。诗中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略显忧伤的春日场景,诗人倚栏远眺,溪山如画,然而在美丽的外表下,却透着一种对人生无奈的思考。落花与风雨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像是在诉说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呼酒楼台的意象则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对美好梦境的追求,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显沉重,寒意与萧瑟的环境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诗人关心的日常琐事,像是养蚕与烤鸭,似乎在提醒我们生活的平凡与艰辛。而最后“重说相思已不任”,则是对过往情感的无奈,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力感。整首词在抒情与叙事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徙倚高栏看瞑阴:诗人站在高处,倚着栏杆,注视着暗淡的天色,表现出一种沉思的状态。
  2. 溪山如许负登临:溪水和山岭的美景如同承载着诗人曾经的登高之志,令人感慨。
  3. 落花风雨春无奈:春天的花瓣在风雨中凋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4. 呼酒楼台梦可寻:在酒楼台上呼唤,似乎在追寻梦中的美好。
  5. 寒料峭,昼萧森:寒冷的天气让白天显得格外萧条,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6. 浴蚕焙鸭总关心:生活中的琐事如养蚕和烤鸭,成为了心中的牵挂。
  7. 商量更有明朝事:与人讨论未来的事情,显示出对未来的期待与思考。
  8. 重说相思已不任:再提往事中的相思,表达出对过去情感的无奈与心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落花风雨”与“寒料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落花、风雨等意象的使用,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拟人:将春天的无奈与情感相结合,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生命无奈的感慨,最终构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栏:象征着高处的视角与思考。
  • 溪山:自然的美景,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 落花: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风雨:外界环境的变幻与人生的波折。
  • 酒楼台:生活的场景,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徙倚高栏”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沉思
    • C. 忧伤
  2. “落花风雨春无奈”中“无奈”指的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无情
    • B. 对生命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期待
  3. 诗中提到的“浴蚕焙鸭”象征了什么?

    • A. 生活的琐事
    • B. 自然的美好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与黄咏雩: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都展现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慨,但李清照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绘,而黄咏雩则更注重对生活的沉思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黄咏雩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介甫作巫山高命光属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 柳枝词十三首 和陈殿丞芍药 和次道西都元日怀不疑见寄 早朝书事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送丁正臣通判复州 柳枝词十三首 河北道中作 其三 明日雨止复招子骏尧夫游南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欠字旁的字 高名大姓 子字旁的字 义旗 門字旁的字 直视 癫头癫脑 宝盖头的字 酉字旁的字 才华横溢 东捞西摸 福算 抡眉竖目 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遵崇 骇鸡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