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4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8:43
秋夜感怀
老境欢娱少,愁怀感叹长。
世途多险阻,归兴渺苍茫。
疏雨梧桐夜,西风蟋蟀床。
平明揽青镜,衰鬓又添霜。
在年老的境地里,欢乐的时光已不多,愁苦的心情却长存。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想要回归的兴致却在无边的苍茫中消失。夜里,稀疏的细雨落在梧桐树上,西风吹来,蟋蟀在床边鸣叫。清明的月光下,我照着青色的镜子,发现自己又添了几缕白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麻革,元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感悟的诗作,其作品常透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风格沉稳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归属的渴望。诗中描绘的秋夜景象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秋夜感怀》是一首透彻感人、充满哲理的作品,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老境欢娱少,愁怀感叹长”直接揭示了年老心境的悲凉,随着岁月的流逝,往日的欢乐逐渐被愁苦所替代。接着,诗人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艰难与不易,指出世途的险阻,如同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让人难以归返。
在意象的描绘上,疏雨、梧桐、西风和蟋蟀等自然元素独特而生动。疏雨润湿了梧桐树,增添了秋夜的凄凉感;西风吹来,蟋蟀的鸣叫声更是显得孤独。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利用“平明揽青镜”这一细节,表现出自我反省的状态,发现自己衰老的痕迹,进一步加深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归属的渴望,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有普遍人性的共鸣。
逐句解析:
老境欢娱少,愁怀感叹长。
这句表达了作者在年老时欢乐的时光已经少之又少,而愁苦的心情却在不断延续。
世途多险阻,归兴渺苍茫。
诗人认为人生的道路上布满了危险和阻碍,而对归家的向往在无边的苍茫中显得渺小而无助。
疏雨梧桐夜,西风蟋蟀床。
描绘了秋夜的景象,稀疏的雨水滋润着梧桐树,西风拂来,蟋蟀在床边低鸣,烘托出孤独的情绪。
平明揽青镜,衰鬓又添霜。
清明的月光下,诗人照着青色的镜子,发现自己已经添了几丝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衰老的无奈。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往昔欢乐的追忆与对老去的无奈,表现了人对归属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中浓厚的秋夜氛围,并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境”指的是什么?
A. 年轻时的欢乐
B. 年老的状态
C. 童年的记忆
D. 未来的希望
“世途多险阻”中“险阻”意指什么?
A. 顺利的生活
B. 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C. 美好的回忆
D. 未来的愿景
诗中哪种自然现象与孤独感相联系?
A. 阳光
B. 疏雨
C. 雪花
D. 彩虹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和往昔的思念,诗中通过月夜的描写营造了孤独的氛围,与麻革的《秋夜感怀》在情感基调上相似,但主题侧重于亲情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