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夜感怀

《秋夜感怀》

时间: 2025-05-07 19:48:43

诗句

老境欢娱少,愁怀感叹长。

世途多险阻,归兴渺苍茫。

疏雨梧桐夜,西风蟋蟀床。

平明揽青镜,衰鬓又添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8:43

原文展示:

秋夜感怀
老境欢娱少,愁怀感叹长。
世途多险阻,归兴渺苍茫。
疏雨梧桐夜,西风蟋蟀床。
平明揽青镜,衰鬓又添霜。


白话文翻译:

在年老的境地里,欢乐的时光已不多,愁苦的心情却长存。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想要回归的兴致却在无边的苍茫中消失。夜里,稀疏的细雨落在梧桐树上,西风吹来,蟋蟀在床边鸣叫。清明的月光下,我照着青色的镜子,发现自己又添了几缕白发。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境:指年老的境地,暗示作者的年纪已大。
  • 欢娱:欢乐与娱乐。
  • 愁怀:忧愁的心情。
  • 世途:人生道路。
  • 险阻:艰难险阻。
  • 归兴:回归的兴致或向往。
  • 疏雨:稀疏的细雨。
  • 梧桐:一种树,常用来象征秋天或凋零。
  • 蟋蟀:秋天常见的昆虫,常在夜间鸣叫。
  • 青镜:青色的镜子,象征照见自己。
  • 衰鬓:白发,形容年纪大了。

典故解析:

  • 梧桐:在中国文化中,梧桐常被视为孤独和忧伤的象征,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
  • 蟋蟀鸣叫:蟋蟀的鸣叫常被用来表现秋夜的宁静与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麻革,元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感悟的诗作,其作品常透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风格沉稳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归属的渴望。诗中描绘的秋夜景象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诗歌鉴赏:

《秋夜感怀》是一首透彻感人、充满哲理的作品,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老境欢娱少,愁怀感叹长”直接揭示了年老心境的悲凉,随着岁月的流逝,往日的欢乐逐渐被愁苦所替代。接着,诗人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艰难与不易,指出世途的险阻,如同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让人难以归返。

在意象的描绘上,疏雨、梧桐、西风和蟋蟀等自然元素独特而生动。疏雨润湿了梧桐树,增添了秋夜的凄凉感;西风吹来,蟋蟀的鸣叫声更是显得孤独。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利用“平明揽青镜”这一细节,表现出自我反省的状态,发现自己衰老的痕迹,进一步加深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归属的渴望,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有普遍人性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境欢娱少,愁怀感叹长。
    这句表达了作者在年老时欢乐的时光已经少之又少,而愁苦的心情却在不断延续。

  2. 世途多险阻,归兴渺苍茫。
    诗人认为人生的道路上布满了危险和阻碍,而对归家的向往在无边的苍茫中显得渺小而无助。

  3. 疏雨梧桐夜,西风蟋蟀床。
    描绘了秋夜的景象,稀疏的雨水滋润着梧桐树,西风拂来,蟋蟀在床边低鸣,烘托出孤独的情绪。

  4. 平明揽青镜,衰鬓又添霜。
    清明的月光下,诗人照着青色的镜子,发现自己已经添了几丝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衰老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艰辛比作“世途多险阻”,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不易。
  • 拟人:西风和蟋蟀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生命,使得诗句更加生动。
  • 对仗:如“欢娱少,愁怀长”,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往昔欢乐的追忆与对老去的无奈,表现了人对归属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境:象征年老与时间的流逝。
  • 疏雨:象征孤独与忧伤。
  • 梧桐:象征秋天与凋零。
  • 西风:象征变迁与冷清。
  • 蟋蟀:象征夜晚的孤寂与生命的脆弱。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中浓厚的秋夜氛围,并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境”指的是什么?
    A. 年轻时的欢乐
    B. 年老的状态
    C. 童年的记忆
    D. 未来的希望

  2. “世途多险阻”中“险阻”意指什么?
    A. 顺利的生活
    B. 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C. 美好的回忆
    D. 未来的愿景

  3. 诗中哪种自然现象与孤独感相联系?
    A. 阳光
    B. 疏雨
    C. 雪花
    D. 彩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和往昔的思念,诗中通过月夜的描写营造了孤独的氛围,与麻革的《秋夜感怀》在情感基调上相似,但主题侧重于亲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 春日有感 瑞鹤仙(寿上饶倅洪莘之,时摄郡事,且将赴漕事)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读圆觉经 水调歌头(赋传岩叟悠然阁) 南乡子 其四 一落索(信守王道夫席上和赵达夫赋金林檎韵) 酒泉子·无题 玉楼春(再和) 满江红·笳鼓归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抵足而眠 言字旁的字 疯疯癫癫 采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包含遣的成语 包含隙的词语有哪些 伙计 行远自迩 忧国忘身 血检 脱色 星驰电走 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悒于 角射 幾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