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阿史那都尉

《赠阿史那都尉》

时间: 2025-04-23 22:22:10

诗句

较猎燕山经几春,雕弓白羽不离身。

年来马上浑无力,望见飞鸿指似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22:10

原文展示:

赠阿史那都尉 较猎燕山经几春,雕弓白羽不离身。 年来马上浑无力,望见飞鸿指似人。

白话文翻译: 在燕山狩猎已经过了几个春天,雕弓和白羽箭始终不离身。 近年来在马背上感到浑身无力,看到飞翔的大雁就像看到了人。

注释:

  • 较猎:狩猎。
  • 燕山:指燕山山脉,位于今河北省北部。
  • 雕弓:装饰精美的弓。
  • 白羽:指白羽箭。
  • 马上:在马背上。
  • 浑无力:完全无力。
  • 飞鸿:飞翔的大雁。
  • 指似人:指向某人,这里比喻看到飞鸿就像看到了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窦巩,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边塞诗为主,反映了边疆将士的生活和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窦巩赠给阿史那都尉的作品,阿史那都尉可能是唐代边疆的一位将领。诗中通过描述狩猎和马背上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和对边疆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将士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无奈。首句“较猎燕山经几春”,以狩猎为背景,暗示了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和长期的坚守。第二句“雕弓白羽不离身”,强调了将士们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后两句“年来马上浑无力,望见飞鸿指似人”,则透露出诗人对边疆生活的疲惫和对家乡的思念,飞鸿成为了寄托情感的象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边疆将士的豪情与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较猎燕山经几春”:通过狩猎这一活动,展现了边疆将士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长期的坚守。
  2. “雕弓白羽不离身”:用雕弓和白羽箭作为象征,强调了将士们随时准备战斗的紧张状态。
  3. “年来马上浑无力”: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疲惫感,以及对长期马背生活的无奈。
  4. “望见飞鸿指似人”:飞鸿成为了诗人寄托情感的象征,看到飞鸿就像看到了远方的人,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望见飞鸿指似人”中,飞鸿被比喻为远方的人,增强了诗句的情感表达。
  • 象征:雕弓和白羽箭象征着将士们的战斗状态,飞鸿象征着对家乡的思念。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将士的生活,表达了他们的坚韧、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都服务于这一主题,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豪情与哀愁。

意象分析:

  • 雕弓、白羽箭:象征着将士们的战斗状态和随时准备战斗的紧张感。
  • 飞鸿:象征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远方消息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雕弓白羽”指的是什么? A. 装饰精美的弓和箭 B. 普通的弓和箭 C. 没有实际意义 答案:A

  2. 诗中的“望见飞鸿指似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斗的渴望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狩猎的喜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疆将士的生活和情感。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出塞》与窦巩的《赠阿史那都尉》都描绘了边疆将士的生活,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将士们的豪情和壮志,而窦巩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将士们的无奈和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窦巩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边塞诗选》:收录了多首唐代边塞诗,有助于深入了解边塞诗的风格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何敢笑人干禄 满江红·举扇西风 贺新郎·灵鹊桥初就 贺新郎·唤起东坡老 蓦山溪·自述 与陆锬夜话 凤鸣洞 寿淩元春宗伯六十 与周思伯明上人集庆善禅房 寿凌元春宗伯六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包含辍的词语有哪些 绰有余裕 页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牛囤 包含惟的成语 直上直下 时移事去 正道坦途 锻炼周纳 湘罗 是个儿 业字旁的字 恣肆无忌 心字底的字 甘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