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4:30
巷陌风光纵赏时,
笼纱未出马先嘶。
白头居士无呵殿,
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
少年情事老来悲。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在街巷之间美丽的风光中,我尽情欣赏;
还未放出纱帐,马儿就已经开始嘶鸣。
白发的居士没有华丽的殿堂,
只有肩上背着的小女孩相伴。
花香弥漫在市场,月光洒在衣衫上,
年轻时的情感如今却感到悲伤。
在沙河塘边春寒仍然微弱,看着游人缓缓归去。
本诗涉及的“白头居士”可能是对隐士生活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夜间观灯的情景则与元宵节的习俗相关,表达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感。
作者介绍: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尧舜,南宋词人,擅长填词与作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宵节期间,正值春寒之际,作者在灯会之际,观察人群,感慨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青春和过往情感的怀念。
姜夔的《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诗的开头描绘了街巷中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欢快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渐渐显露出一丝悲伤。白头居士的描写,隐喻着人生的沉重与孤独。诗中的“少年情事老来悲”更是道出了对青春时光的追忆与对失去的感慨,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情感的复杂。
最后两句“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将读者的视线拉回到现实,令人感受到春寒的微凉与游人归去时的淡淡惆怅,仿佛在诉说着对逝去岁月的无奈与思考。整体上,诗歌通过节日的热闹与个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逝去时间的无奈,展现了个体在热闹节日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白头居士”指的是哪个年龄段的人?
A. 青年
B. 中年
C. 老年
D. 婴儿
“少年情事老来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怀念
C. 愤怒
D. 疲惫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A. 春天的花园
B. 节日的街道
C. 雪山
D. 海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如梦令》的柔美细腻相比,姜夔的《鹧鸪天》更显沉思与哲理。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但姜夔更关注于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怀念,而李清照则多描绘青春时的美好与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