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

《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

时间: 2025-05-10 04:32:28

诗句

徽音来景毫,盛事耸吴乡。

上象三台照,高文五色章。

纯如登乐府,渊若测天潢。

寒谷春重煦,幽宫草特芳。

感知心似血,思报鬓成霜。

新定惭无惠,姑苏惜未康。

尧汤馀水旱,刘白旧风光。

北阙云霓远,南园橘柚荒。

愿闻歌画一,敢议赋长杨。

碌碌嘲须解,循循教弗忘。

迹甘荣路外,情寄圣门傍。

几托为鱼梦,江湖尚渺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32:28

原文展示

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
作者: 范仲淹 〔宋代〕

徽音来景毫,盛事耸吴乡。
上象三台照,高文五色章。
纯如登乐府,渊若测天潢。
寒谷春重煦,幽宫草特芳。
感知心似血,思报鬓成霜。
新定惭无惠,姑苏惜未康。
尧汤馀水旱,刘白旧风光。
北阙云霓远,南园橘柚荒。
愿闻歌画一,敢议赋长杨。
碌碌嘲须解,循循教弗忘。
迹甘荣路外,情寄圣门傍。
几托为鱼梦,江湖尚渺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激之情。开头提到友人的音信如春风般温暖,盛事如同高耸的山峦。接下来,诗人用三台星象和五色文采来比喻友人的卓越才华,感觉如同欣赏乐府的美妙,思绪深邃如同测量天河的深度。寒冷的谷地因春天的到来而变得温暖,幽静的宫廷中草木繁盛而香气四溢。诗人感受到情感如同鲜血般浓厚,想要报答友人却让两鬓生霜。感到自己能力不足,惋惜姑苏的故乡未能安康。提到尧、汤时代的水旱交替,和刘、白时代的风光,表现出历史的沧桑。最后,诗人希望能听到歌声画卷,愿意与友人共议长杨的赋诗,但又感慨自己如同碌碌无为之辈,教育的教诲却始终铭记心中。结尾以“几托为鱼梦”隐喻人生的渺茫与追求的无奈。

注释

  1. 徽音:温暖的音信。
  2. 吴乡:指的是吴地,表现出故乡的风土人情。
  3. 三台:古代天文学上指三颗星星,象征高远。
  4. 乐府: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容诗歌的美好。
  5. 渊若测天潢:比喻深邃的情感,像测量天河一样深。
  6. 寒谷:寒冷的山谷,春天的到来使其温暖。
  7. 尧汤:古代圣王,象征治世的美好。
  8. 云霓:指天上的云彩和彩虹,象征遥远的理想。
  9. 碌碌:形容平凡无为。
  10. 鱼梦:古代传说中的理想与追求,象征人生的渺小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邃的文学造诣而闻名于世。他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强调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创作背景

《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创作于范仲淹与晏殊的交往时期,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与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密切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范仲淹的《依韵奉酬晏尚书见寄》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诗作,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情谊及对人生理想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了温暖的音信,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春风般温暖,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以三台星象和五色文采来比喻友人的才华,显示出对友人的仰慕与敬意。

诗中“感知心似血,思报鬓成霜”这一句尤其动人,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激与无奈,虽然心中对友人的感激如血般浓烈,却因为能力不足而无以回报,感到岁月的无情。此情此景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惋惜。

在后半部分,诗人回顾历史,提到尧汤的水旱与刘白的风光,似乎在反思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渺小,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最后,诗人以“几托为鱼梦”结束,表达了对理想与追求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才华,也深刻反映了人情世故的复杂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徽音来景毫:温暖的音信如春风轻拂,预示着良好的时光。
  2. 盛事耸吴乡:盛大的事情如高山耸立,暗示着对故乡的牵挂。
  3. 上象三台照:形象地描绘出友人的才能如星星般璀璨。
  4. 高文五色章:表现出友人的文化修养与才华的多样性。
  5. 纯如登乐府:乐府诗的美妙,象征着诗人对美好艺术的追求。
  6. 渊若测天潢:深沉的情感如同深邃的河流,难以测量。
  7. 寒谷春重煦:春天的到来让寒冷的山谷重新焕发生机。
  8. 幽宫草特芳:幽静的宫廷中,春草生长得格外繁茂,香气四溢。
  9. 感知心似血:内心深处对友人的情感浓厚。
  10. 思报鬓成霜:想要回报友人,但自己却因岁月而白头。
  11. 新定惭无惠:感到能力不足,无法给友人带来好处。
  12. 姑苏惜未康:对家乡姑苏的担忧与惋惜。
  13. 尧汤馀水旱:历史的沧桑,尧、汤时代的水旱交替。
  14. 刘白旧风光:缅怀历史上刘白时期的美好风光。
  15. 北阙云霓远:北方的云彩与彩虹遥不可及,象征理想的渺茫。
  16. 南园橘柚荒:南方的果园因荒芜而无果,暗示现实的困境。
  17. 愿闻歌画一:希望能听到友人吟唱的乐曲,表现出对艺术的向往。
  18. 敢议赋长杨:愿意与友人讨论长杨赋的创作,表现出对文学的热爱。
  19. 碌碌嘲须解:自嘲自己平凡无为,难以有所成就。
  20. 循循教弗忘:始终铭记教育的教诲,体现出对知识的重视。
  21. 迹甘荣路外:人生的荣华富贵在于路途之外,暗示对物质的淡泊。
  22. 情寄圣门傍: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圣门之旁,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23. 几托为鱼梦:隐喻人生的追求如梦似幻,感叹生命的渺小与无奈。
  24. 江湖尚渺茫: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表现出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似血”、“渊若测天潢”等,比喻情感深厚与渊源。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与美感。
  • 象征:如“北阙云霓远”,象征理想的遥不可及。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思考。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迷茫,形成了一种悲怆而又优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希望与生机。
  2. :象征理想与目标。
  3. 水旱:象征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
  4. :象征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美好。
  5. :象征追求与理想的渺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寒谷”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地方
    B. 寒冷的山谷
    C. 繁茂的花园
    D. 幽静的湖边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心似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__

  3. 判断题:诗中“几托为鱼梦”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清晰追求。(对/错)

答案

  1. B. 寒冷的山谷
  2. 感激
  3. 对(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2.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洪基

诗词对比

范仲淹 vs. 苏轼

  • 范仲淹的诗作多以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为主,侧重于历史的反思。
  • 苏轼则更注重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结合,情感也更加复杂多变。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 编者: 李白
  2. 《古诗词鉴赏》 - 作者: 王维
  3. 《范仲淹与其诗》 - 作者: 张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答屯田齐员外见赠 次韵宫师相公南游还旧山及阙下二首 劝酒 庠局观书偶呈同舍 忆上苑锡宴 让木 濠上 挽张元常葬母夫人二首 其二 和晏太尉怀寄燕侍郎 七月六日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箕开头的成语 花遮柳隐 不得善终 川字旁的字 帝京 迟疑观望 厄字旁的字 叹老嗟卑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渥水精 完了 包含枷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哀丝 反犬旁的字 河东狮子 闲花埜草 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