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2:40
牡丹
不逢盛暑不冲寒,种子成丛用法难。
醉眼若为抛去得,狂心更拟折来看。
凌霜烈火吹无艳,裛露阴霞晒不干。
莫道娇红怕风雨,经时犹自未凋残。
这首诗表达了牡丹在艰难环境中依然绽放的坚韧。诗人首先指出牡丹的成长并不依赖于盛夏的温暖或寒冬的冲击,种植牡丹需要技巧和耐心。接着,诗人用“醉眼”和“狂心”表达自己对牡丹的欣赏与渴望,想要亲自去欣赏它的美丽。尽管牡丹经历了严霜烈火的考验,依然保持着娇艳的姿态。最后,诗人讽刺那些认为娇弱的花朵会在风雨中凋残的人,牡丹在时间的洗礼下依然傲立不倒。
方干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物,并富有哲理。
此诗可能是写于方干对牡丹的观察与思考之时,正值牡丹盛开的季节,诗人对其美丽以及生长的坚韧感到深深的敬意。
这首《牡丹》通过对牡丹生长过程的观察,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美丽的持久。诗人在开头提到“盛暑”和“寒”,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人生起伏的隐喻。接着,诗人以“醉眼”和“狂心”表现了对美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激情和对生命的热爱。
随后,诗人用“凌霜烈火”来比喻牡丹不畏艰难的特质,显示出植物与人的共通性:在生活的挑战中,有的人选择了放弃,而牡丹则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继续生长。最后,诗句“莫道娇红怕风雨”是一种反叛的态度,强调在风雨中依然能够保持美丽的姿态,这种象征意义让整首诗的情感更为深邃。
整首诗通过牡丹的坚韧与美丽,表达了对生命的不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牡丹生长不依赖于哪种天气?
诗人用什么词语表达对牡丹美丽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凌霜烈火”用来象征什么?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方干的《牡丹》更注重对自然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诗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