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6:27
原文展示:
天生著我,看未开时节,先忧零落。
饱有红情谁问者?自拥冰香思度。
绿染连裙,风低皱水,一霎初凉著。
早蜓何事?已来慰我归魄。
一带密草斜阳,半湖疏雨,淡上矜烟幄。
纵是天然梳掠好,依旧慵如梦觉。
频顾苍茫,归乌向暝,去尽渔翁箬。
浮生似此,是他天错人错?
白话文翻译:
我生来就有这股情怀,在荷花还未开放的时节,便开始忧虑它的零落。
谁来问我那满腔的红情呢?我只是在冰冷的香气中思念着。
绿意染上了裙子,微风轻拂水面,初秋的凉意悄然而至。
早起的蜻蜓,你为何而来?已是来安慰我归来的灵魂。
一片密密的草丛在斜阳下,半湖的细雨,轻轻笼罩着烟雾。
即使天然的梳理再好,仍然懒惰得像梦中的觉醒。
频繁地眺望苍茫,归来的乌鸦向黑暗飞去,渔翁的竹篙已随之消逝。
浮生如此,是他天意使然,还是人间的错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是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闻名。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湘月 荷苞》创作于一个夏末秋初的时节,诗人通过对荷花未开时的忧虑,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描绘的自然场景与内心情感交织,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
诗歌鉴赏:
《湘月 荷苞》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自然意象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便用“天生著我”引入自身的情感体验,显示出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未开的荷花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忧虑其在尚未绽放时的零落,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用“绿染连裙”“风低皱水”等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仿佛可以让读者感受到那初秋的凉意与自然的韵律。诗中的蜻蜓象征着自由与轻盈,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回归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如“密草斜阳”“淡上矜烟幄”,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一句“浮生似此,是他天错人错?”则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诗人在这里似乎在询问,人生的种种错位究竟是天意还是人心所致。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天生著我,看未开时节,先忧零落。
诗人自述内心情感,生来便有忧虑,尤其是在荷花尚未开放时。
饱有红情谁问者?自拥冰香思度。
对内心情感的无奈,感慨无人问津,只能在清冷的香气中沉思。
绿染连裙,风低皱水,一霎初凉著。
描绘自然景象,绿色的草木映衬着裙子,微风中水面轻荡,初秋的凉意悄然袭来。
早蜓何事?已来慰我归魄。
蜻蜓的出现象征着某种安慰,似乎是在抚慰诗人内心的忧虑。
一带密草斜阳,半湖疏雨,淡上矜烟幄。
描绘一幅宁静的自然图景,斜阳下的草丛与细雨,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纵是天然梳掠好,依旧慵如梦觉。
即使自然的美好令人心醉,诗人仍然感到懒散,似在梦中一样。
频顾苍茫,归乌向暝,去尽渔翁箬。
诗人频频回望苍茫的天际,归来的乌鸦逐渐消失,渔翁的竹篙也随之远去。
浮生似此,是他天错人错?
最后发问,人生如梦,究竟是天意的错位,还是人自身的错误?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通过荷花的意象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忧虑。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意象有哪些?
A. 荷花
B. 蜻蜓
C. 斜阳
D. 烟雾
E. 以上都是
诗人对荷花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喜爱
B. 忧虑
C. 无所谓
D. 以上皆是
“浮生似此,是他天错人错?”中“天错人错”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选择
B. 人生的无常
C. 生命的意义
D. 以上皆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