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5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6:12
湘月 其三 为叔通写朱梅,赋此,叠前韵,仍谱四声
作者: 姚华 〔清代〕
暖香逗月,趁微酡浅醉,佳赏幽景。
水石清奇,更梦醒约略金钗余兴。
岸柳寒舒,江梅晴烂,笛外孤筇冷。
冰姿湖影,绚衣恰早窥镜。
豪走炼澒纵横,融沙论篆,洒仙云成阵。
俗了胭脂,况恶夺朱紫难容双胜。
瓣点寒销,妆明彩剪,暗驶江南信。
人羞颜改,误成碧看重省。
在温暖的香气中逗留在月光下,趁着微醉的状态,欣赏这幽美的景色。
水石清澈奇特,梦中醒来,回想起金钗般的余兴。
岸边的柳树在寒风中舒展,江边的梅花在阳光下绚烂,笛声之外孤舟冷冷。
冰雪般的姿态在湖面上投影,华丽的衣裳恰好在镜子前窥视。
豪放奔放的线条纵横交错,融沙似乎在讨论篆刻,洒落的仙云形成阵势。
俗气的胭脂已经失去光泽,更何况那夺走朱紫的双胜难以容忍。
花瓣在寒风中凋落,妆容明艳的彩剪,暗自驶向江南的信使。
人儿因羞愧而改变了面容,误以为这碧色的景象是重省。
姚华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常常通过细腻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自然与艺术的时代背景。诗人在月下赏梅之际,感悟到自然之美与人生之感慨,因此写下这首寄托情怀的诗作。
《湘月 其三》以月下赏梅为主题,展现了自然美和个人情感的交融。诗中通过对月光、香气和梅花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恬静而又微醉的氛围。开篇的“暖香逗月”便勾勒出了一幅温馨的画面,令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陶醉。接着,诗人用“水石清奇”表现出水与石的清澈与奇特,暗示了心灵的宁静与深邃。
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如“岸柳寒舒”、“江梅晴烂”,不仅描绘了春日的景色,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尤其“冰姿湖影”与“绚衣恰早窥镜”之间的对比,展现了外在世界与内心感受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在意象的层次上层层递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几句“人羞颜改,误成碧看重省”则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反思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感慨,展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观察。
诗中“暖香逗月”中的“暖香”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江梅晴烂”主要描绘了什么?
“人羞颜改,误成碧看重省”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