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5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59:10
眉黛峰侵,鬓丝云乱,似玉无瑕。
笑黄饰仙娥,难方桂蕊,素妆公主,待点梅花。
惯道如螓,真看似月,涂处休将宫样誇。
春寒也,怕杭罗犹重,裹上蝉纱。
却怜人去天涯。欲叩颡低垂几叹嗟。
更辗转愁添,回头半枕,平安喜报,举手频加。
却讶萧郎,虚称上客,岁岁龙门望总赊。
归来也,又翠围珠匝,代抹铅华。
眉如黛山,发丝如云,宛若无瑕的美玉。
笑容如仙女般妆饰,难以比拟桂花的芳香,素妆的公主,等待梅花的点缀。
常说她如螳螂般美丽,实则更像月亮,涂抹的妆容不必像宫女那样夸张。
春寒时节,怕是杭州的纱衣依旧重沉,裹上薄如蝉翼的轻纱。
却怜惜那人远去天涯,想要轻轻叩首,低头叹息几声。
辗转反侧,愁绪更添,回头只见半边枕头,期盼的消息,举手频频祈愿。
却惊讶于那萧郎,虚称自己是上客,年年在龙门的期待总是拖延。
归来时,又用翠色围绕珠饰,轻轻替她抹去铅华。
董以宁,明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而闻名。她的诗作多描写女性的情感和生活,展现了当时女性的内心世界与社会地位。
这首词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时期,女性的地位逐渐提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美人的形象,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诗人以眉山、鬓云、黄饰等意象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她的容貌与气质。诗中“笑黄饰仙娥”展现了女子的妩媚与风情,而“素妆公主,待点梅花”则流露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诗人将春寒与美人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柔弱与坚韧并存的情感。在描写春寒时,诗人用“怕杭罗犹重,裹上蝉纱”表现了对温暖的渴望,体现了女子内心的脆弱与无奈。最后,诗人提到“归来也,又翠围珠匝,代抹铅华”,暗示着一种对美的追求与保留,折射出女性在社会中的复杂角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展现女性的美丽与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生活的思考。
诗中“眉黛峰侵”中的“眉黛”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杭罗”指的是哪种物品?
诗人描绘的美人受到了哪些自然元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