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9:00
沁园春 次韵湘云小像,应胡仲彟太史
作者:程颂万 〔清代〕
网得西施,一镜娇波,春藏若邪。
记豆蔻窗前,眉棱替月,荑苗槛侧,脸晕烘霞。
昨夜星辰,今朝帘幕,小梦微醒共品茶。
人何在,把春边恩怨,变作秋华。
相看不算天涯。
祗画里真真是一家。
甚窥奁青鸟,来时见汝,隔窗鹦鹉,无计瞒他。
麝死留脐,龙飞出骨,悔却多情一念差。
思量甚,咒药阑春雨,不长灵牙。
在网中得到了西施的美丽,映在镜中如娇波荡漾,春天的美好藏在心间如同邪魅的事物。
记得在豆蔻窗前,眉目替代了明月,荑苗在栏杆旁,脸上泛起了霞光。
昨夜的星辰,今晨的帘幕,小梦微微醒来,共同品味着茶香。
人在哪里,把春天的恩怨,变作了秋天的花华。
相互凝视并不算遥远,画中人真是同一家。
何必去窥探青鸟,见你时隔窗的鹦鹉,无法隐瞒他。
香麝已死留香,龙已飞出骨骼,后悔多情只是一念之差。
思量又如何,咒语与药剂止住春雨,不再绽放灵牙。
作者介绍:程颂万,清代诗人,生于风华正茂之际,擅长词赋与诗歌,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作者以清丽的笔触描绘春天的美好,反映了对人生、爱情的细腻思考。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西施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开篇便以“网得西施”引入,立刻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西施的美丽被比作镜中娇波,给人一种轻盈而又柔美的视觉体验。诗中提到的“豆蔻窗前”和“脸晕烘霞”则将春天的气息与青春的活力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对人事的思考浮现出来,“人何在,把春边恩怨,变作秋华”,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通过“相看不算天涯”,诗人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不受空间的限制,尽管身处异地,心灵的共鸣依然存在。
后半部分,诗人再一次回到对美的描绘中,以“麝死留脐,龙飞出骨”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往昔情感的追忆,最终以“思量甚,咒药阑春雨”结束,给人留下深思的余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西施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幸福
C. 财富
D. 权力
“相看不算天涯”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疏远
B. 亲密
C. 孤独
D. 忧伤
诗中提到的“豆蔻”象征什么?
A. 成熟
B. 青春
C. 生命
D. 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程颂万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但程的作品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李的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以上是对《沁园春 次韵湘云小像,应胡仲彟太史》的详细解析与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