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4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49:25
沁园春三首 其一
作者: 宋琬 〔清代〕
把酒花前,俛仰乾坤,犹剩吾曹。
忆西清奉引,曾陪汲黯,南冠憔悴,同祭皋陶。
谏草空焚,钓竿长把,三径荒芜仲蔚蒿。
长安道,叹东门黄犬,几度悲号。
于今华发萧萧,但痛饮狂歌兴未消。
向莲社参禅,无人能解,醉乡娱老,有脱而逃。
白眼看他,飞扬跋扈,蜾裸螟蛉之二豪。
三年后,看两家儿子,谁似枚皋?
在花前把酒,仰望天地,依旧属于我们。
回忆起西清的宴会,曾陪伴汲黯,南冠的憔悴,一同祭奠皋陶。
谏言的草稿被空焚,钓竿长长,三条小径荒芜,只剩仲蔚蒿。
长安的道路上,叹息东门的黄犬,几度悲鸣。
如今华发萧瑟,唯有痛饮狂歌的兴致未减。
向莲社参禅,却无人能懂,醉乡中娱老,想要逃离却又难脱。
冷眼看他,飞扬跋扈,宛如蜾螺与螟蛉这两位豪杰。
三年后,看看两家儿子,谁更像枚皋?
宋琬,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抒情和咏怀见长,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历史感慨。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借酒抒怀,回顾历史,表达对时局的无奈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沁园春三首 其一》以豪放激昂的气势,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便以“把酒花前”引入,营造出一种洒脱的氛围,似乎在与友人为伴,畅谈人生。然而,随后的回忆则透露出浓厚的惆怅。诗人提到汲黯与南冠,暗指自己与历史名人的遭遇,感叹命运的无常。
诗中“谏草空焚,钓竿长把”更是将个人的失落与社会的荒凉紧密结合,表达了对政治的反思与对闲适生活的渴望。长安道的叹息,表现出对繁华的无奈与对现实的感伤。尽管华发萧萧,诗人却依然坚持在酒中寻找狂歌的快感,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最后一联“白眼看他,飞扬跋扈”,则是对社会中那些趾高气扬之人的讽刺,反映出诗人对人性的冷眼与对社会的失望。整首诗在哀愁中带着一丝豪情,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批判,展现了清代文人的复杂心态。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社会的批判。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时代背景下文人的苦闷与坚持。
诗人提到的“汲黯”是哪个朝代的名士?
“痛饮狂歌兴未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长安道,叹东门黄犬”中“东门黄犬”代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