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1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10:07
道德阴符,宝藏灵文,贤圣尽钦。论杳冥恍惚,精微至道,有无升降,动静浮沉。六洞飞玄,三宫妙化,繟匹双关两间侵。明虚谷,大无穷无测,非浅非深。灵光照满清音。混一气方知合古今。奈迷人不晓,多能几会,傍门小法,乱觅胡寻。背觉合尘,朝闻夕改,马劣猿颠难捉擒。休嗔道,恐功无显验,败坏初心。
这首诗探讨的道德和阴符,藏有宝贵的灵性文字,贤圣们都对此表示钦佩。讨论那些模糊不清、恍惚的境界,精微的至道,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升降,动与静之间的浮沉。六洞飞升的玄妙,三宫变化的奇妙,彼此之间的双关关系交织相侵。明亮的虚谷,广阔得不可测量,既不浅也不深。灵光普照清音。只有在混合中才能知晓古今的合一。然而,迷茫的人不懂其中奥义,常常只能偶然领悟,借助旁门左道,胡乱寻找。背离觉悟与尘世的纷扰,早晨听闻,晚上改正,像马一般笨拙、猿猴般失控,难以抓住真理。不要生气,恐怕这功劳并不显著,最终会败坏最初的初心。
作者介绍:侯善渊,元代诗人,擅长道教哲理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其诗作多以道教思想为基础,结合个人体验,体现出深邃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信仰与哲学的探索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的重要方式。诗中表达对道教思想的探讨与追求,反映了作者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
侯善渊的《沁园春》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展现了道教思想的深邃与复杂。诗中通过对道德、阴符、灵文的探讨,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到“道德阴符”,立即引发读者的思考,什么是道德的隐秘符号?接着提到“贤圣尽钦”,暗示这些深奥的道理是被有智慧的人所尊重的。
诗中多次提到“有无升降,动静浮沉”,这不仅是对自然法则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反思。通过“六洞飞玄,三宫妙化”的意象,侯善渊将道教的玄妙与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充满了对道教宇宙观的敬畏与探索。最后,作者提到对道理的迷茫和对初心的坚守,提醒读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要避免偏离初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贤圣”指的是: A. 普通人 B. 有智慧的人 C. 神仙 答案:B
“混一气”指的是什么? A. 物质的混合 B. 精神的合一 C. 气候变化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侯善渊与李白的诗歌都表现了对自然与宇宙的思考,但侯善渊更倾向于哲理探讨,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互补,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