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塞上曲

《塞上曲》

时间: 2025-07-29 09:12:21

诗句

黄云连白草,万里有无间。

霜冷髑髅哭,天寒甲胄闲。

马嘶经战地,雕认打围山。

移戌腰金印,将军度玉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12:21

原文展示

塞上曲
作者: 王镃 〔宋代〕

黄云连白草,万里有无间。
霜冷髑髅哭,天寒甲胄闲。
马嘶经战地,雕认打围山。
移戌腰金印,将军度玉关。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黄昏的云彩和白色的草连成一片,辽阔的天地之间没有任何间隔。寒霜使得枯骨在哀鸣,寒冷的天气让铠甲闲置无用。马在战地上嘶鸣,雕鹰在围山上盘旋。转移戍守的任务,腰间挂着金印的将军正要越过玉关。

注释

  • 黄云:指黄昏时的云彩,象征凄凉。
  • 白草:指枯萎的白色草地,表现出荒凉的景象。
  • 霜冷髑髅:霜冷的天气使得骷髅像是在哭泣,形象地表现出战争的惨烈。
  • 甲胄闲:铠甲空闲无用,表明战斗已经结束或没有发生。
  • 马嘶:马匹在战斗后仍然在叫,显示出战场的气氛。
  • 雕认打围山:雕鹰在空中盘旋,象征着战斗的监视与威胁。
  • 移戌:转移守卫的任务。
  • 金印:将军的权威象征,通常表示指挥权。
  • 玉关:重要的关口,象征着边关的险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镃(约1050年-1110年),字正之,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写边塞诗。王镃的诗歌多描绘边塞的壮丽和战争的悲惨,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塞上曲》写于宋代,正值北方民族侵扰、战争频繁的时期。诗中通过描绘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战场景象,传达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士兵的同情。

诗歌鉴赏

《塞上曲》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展现了北方边境的苍凉与战乱的悲惨。诗的开头以“黄云连白草”引入,描绘出一幅荒凉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凄凉的感觉,仿佛战争的阴影已笼罩在这片土地上。接下来的“霜冷髑髅哭”,将自然景象与人类的悲惨命运紧密结合,暗示着无数战士的牺牲和死亡。

“天寒甲胄闲”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显了战争的冷酷与无情。士兵的铠甲在寒风中闲置,似乎在嘲弄那些曾经的英勇与牺牲。接着,“马嘶经战地”描绘出战马在战场上的悲鸣,进一步渲染了战后的惨烈场景。

最后两句“移戌腰金印,将军度玉关”,将视角转向将军,表达了对边境将领的尊重与期待。通过金印和玉关的象征,诗人传达出对国家安宁和边防安全的渴望。整首诗在悲凉中透出一丝希望,显示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云连白草:描绘了灰暗的天空和白色的草地,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氛围。
  2. 万里有无间:表达了辽阔的边境,似乎没有尽头,象征着无尽的战争。
  3. 霜冷髑髅哭:用“霜冷”形容寒冷的天气,暗示着死亡与哀痛。
  4. 天寒甲胄闲:铠甲因寒冷而无人使用,象征着战斗的暂停或士兵的缺席。
  5. 马嘶经战地:马在战场上的嘶鸣,表达出战斗的余音未散,暗示着战争的残酷。
  6. 雕认打围山:雕鹰在空中盘旋,象征着战争的监视与威胁。
  7. 移戌腰金印:将军的权威象征,暗示着调动兵力的重要性。
  8. 将军度玉关:最后一句强调了将军的使命与责任,象征着保家卫国的决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马嘶经战地,雕认打围山”,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霜冷髑髅哭”,将骷髅与哭泣联系在一起,形象生动,突显战争的惨烈。
  • 拟人:自然景象被赋予人的情感,使得诗句更具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严酷环境和战争惨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战士的同情与对国家安宁的渴求。诗歌既有历史的沉重感,又有对将领责任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云:象征战争的阴影,预示着不安与动荡。
  • 白草:代表荒凉和死亡,反映出战后的惨烈。
  • 霜冷:寒冷的天气象征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孤独。
  • 甲胄:战士的象征,代表勇气与牺牲。
  • 马嘶:战斗余音,象征着战争的持续影响。
  • :象征监视与威胁,体现战争的紧迫感。
  • 金印:象征权威与责任。
  • 玉关:象征边境的险要与军事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填空:诗中“黄云连白草”描绘的是一个____的场景。
  2. 判断:诗中提到的“甲胄”象征着士兵的____。 (对/错)
  3. 选择题:下列哪个意象不是《塞上曲》中出现的? A. 黄云
    B. 玫瑰
    C. 马嘶
    D. 金印

答案

  1. 荒凉
  2. B. 玫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同样描绘了边塞的孤独与战斗的悲壮。
  • 《出塞》(王昌龄):表达了对边塞战士的敬意和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塞上曲》与《出塞》:两首诗都描绘了边塞的战斗与孤独,但王镃的《塞上曲》更加强调战争的残酷和对将军责任的期待,而王昌龄的《出塞》则更多表达了对战士的思考与爱国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边塞诗研究》

相关查询

中秋夜寄友生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华顶杖 奉和袭美寄滑州李副使员外 和袭美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 南泾渔父 山僧二首 方响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圣姑庙 山阳燕中郊乐录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肉字旁的字 堂高廉远 广字头的字 缩地补天 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恩信 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弥山遍野 遗闻逸事 厌贱 短刀直入 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私斗 又字旁的字 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禾字旁的字 塞下 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